1 / 127
文档名称:

[深圳建筑院]肇庆“一江两岸”城市设计2011.ppt

格式:ppt   大小:48,942KB   页数:1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深圳建筑院]肇庆“一江两岸”城市设计2011.ppt

上传人:qqqqqq 2021/9/20 文件大小:47.7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深圳建筑院]肇庆“一江两岸”城市设计2011.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西江 · 序
Prelude
两广大地,西江之畔,山河之浜
奔腾的西江在这里转了个弯
中国的历史在这里谱写了新的篇章
一座历史之城
正走向现代文明
城水交融
天人合一
优美独特
散发着诗一般的气息
人文印记——世界的西江
文化积淀
历史名城
站在西江之畔,隔着茫茫湘水眺望,苍翠的洲头在水波浩淼间,若隐若现,随波起伏。郭沫若的一首:“四塔擎天天宇稳,七星伴月月宫闲”闻名于世界。
西江是华南地区最长的河流,为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水系中最長的河流,长度仅次于长江、黄河。航运量居中国第二位,仅次于长江。发源于云南,流经广西,在广东佛山三水与东江、北江交汇。其干流在江门、中山注入南海。与东江、北江合称珠江。
西江孕育着敢为天下先的“两广文化” 。政治方面,肇庆是晚清革命人物的发源地,包括孙中山、朱德等在内的中國领导人都在肇庆留下赞美诗句。
历史沉淀起来的“两广文化”,带给西江一种别样的人文情怀,这是西江最为伟大的内涵,是西江生生不息的根源,也是西江带给中——中国的西江
丰富资源
经济走廊
自古以来,西江就是广东省最重要的通江达海的航运河流。西江流域属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范围,既有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带,又有粤西丘陵地带和部分山区,各种资源和农副土特产品十分丰富。矿产资源有金、铁、锡、钨、钽、铌等有色金属,还有大理石、石膏矿等非有色金属矿藏等多个矿种。其中金矿储量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的80%.林产方面,主要有松、杉、竹和松香、桂皮、桂油等,是全省乃至全国松香、桂皮、桂油的主产区。。
水利和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资源总蕴藏量470多万千瓦。此外,还有大中型水利工程145处。
西江作为广东的经济走廊,潜力无限,亟待挖掘,国家经济战略向内陆转移之后,对其重视度也日渐提高,西江经济走廊也势必逐渐发展壮大。
生态印记——广东的西江
背山面水
城水交融
;%。西江流域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沿江流域各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西江沿岸城市的发展,已形成了西江产业带。但是随着西江流域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增长,西江的生态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西江下游流域水土资源保护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开展西江下游流域生态经济研究,提高区域的产业生态承载力,对于西江下游流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西江作为广东沿江带城市群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带来了丰富的自然滨水景观,同时,在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区域生态本底中承担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生态绿谷始终是西江生态经济带的首要功能。
生活印记——肇庆的西江
依水而居
资源盛美
这里有江风,这里有蝉儿鸣唱,这里有夏日小调,这里有历经岁月洗练、枝繁叶茂的梧桐,这里大树底下好乘凉——这里是西江之畔。能在这片树荫连成片的城市一隅,听听花鼓戏,下盘象棋,打一轮扑克,或躺在凳子上小憩一会儿。偷得浮生半日闲,岂不快哉!------西江之畔,鱼米之洲。这是西江人的生活,这是肇庆人的西江。
西江是肇庆城市的“母亲河”和重要景观轴线,但在近二十年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中,肇庆也出现了滨水地区吸引力下降、滨江城市特色不明显、环境整治乏策等问题。
因此,寻求充分体现和发挥滨水城市特色的建设和发展模式,对塑造具有肇庆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实现城市发展目标将具有重要意义。
拥抱西江,将西江还给市民,使西江人的生活回归西江,是继承和发扬西江情怀的首要使命。
肇庆 · 序
肇庆之重,在于背枕北岭,面临西江,上控苍梧,下制南海,为粤西咽喉之地。
肇庆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岭南名郡”,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远古岭南文化的发祥地,素有“西江明珠”之称。
西江两岸丰富的山水景观资源、秀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繁荣昌盛的西江航运,形成了肇庆市独特的“一江两岸”水上走廊风光。
一江两岸,肇庆之心,今承蒙城域拓展之势,塑造城之新标,激活城市发展动力,彰显肇庆在接受经济文化全球化挑战下的淡定自如的城市气质。
Prelu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