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思政教育功能及改善思路.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思政教育功能及改善思路.doc

上传人:无需盛会 2021/9/21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思政教育功能及改善思路.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思政教育功能及改善思路

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新形势条件下,传播媒介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是,作为高校传媒重要组成部分的班刊建设,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势没能得到充分发挥。本文拟从高校班刊建设的现状及其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入手,对高校班刊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优势做出探索。
一、高校班刊建设的现状与特点
(一)、基层性、针对性。班刊直接植根于大学生日常学****和生活之中,具有鲜明的“草根性”,是班级和大学生成长进步的第一见证人和原始记录者。从内容上看,全国高校现有班刊大都开辟了诸如班级活动、学****动态、个性风采、师生交流等高度贴近学生生活的栏目,显示出高校班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与伦比的针对性。班刊建设与广大师生的零距离接触造就了班刊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天独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优势。
(二)、数量庞大,形式多元,有一定社会影响。班刊创建活动广泛存在于各大高校的各个院系,较低年级的班刊创建活动更为活跃。创刊形式以新闻、文化、生活娱乐等为主,对繁荣校园文化和开展思政教育起着特殊的作用。少数班刊已经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如重庆工商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创建的《班级日志》获得2021年教育部思政司“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
(三)、自创、自办、自助办刊,生存周期不长。班刊的创建大多源于班级活跃分子的创新热忱,其创建过程大多体现班级意志和学生***,教师、院校相关部门很少参与和介入,具有鲜明的自创、自办特征。但是因缺乏经费保障,不利于学生创刊热情的维持和班刊本身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班刊到高年级阶段往往会逐渐消亡,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失去一个直面大学生的重要平台。
二、高校班刊建设的思政教育特色和优势
(一)、班刊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利于发挥思政教育引导优势。班刊与辅导员的学生工作相结合,具有班级信息发布的权威性。辅导员和大学生通过班刊彼此动态交流,能起到很好的桥梁沟通作用。上下舆情的真诚沟通能帮助学生感受到班刊的人文关怀,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思想引导,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优势。
(二)、班刊的制作模式和覆盖面利于保证思政教育效率。班刊制作涉及多个复杂环节,本身就是一次团结、奋斗、协作的思政教育过程。班刊作为纸媒体,体积小、易保存,读者范围除本班学生及其老师、家长外,还能扩及外班和社会。广泛的覆盖面直接保证了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比主题班会、校内广播、校园电视等教育形式更持久、更灵活。
(三)、班刊贴近生活,针对性强,利于保证思政教育的效果。班刊所刊信息发生在班级当中、同学身边甚至是学生亲身经历的事实,根据新闻临近性的规律,事态更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这无疑是有利于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班刊还能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各种热点问题,发起讨论和争辩,迅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必要时还可出特刊、增刊,第一时间介入学生的思想问题。
三、高校班刊建设的思政教育功能
(一)、开展信息传播,搭建沟通桥梁。班刊既要传达学校、院系和老师的相关政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