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液体黏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物理实验报告液体黏度的测定 各种实际液体都具有不
同程度的黏滞性。
当液体流动时,平行于流动方向的 各层流体之间,其
速度都不相同,即各层间存在着滑动,于是在层与层之间就 有摩擦力产生。
这一摩擦力称为“黏滞力”。
它的方向在接触面内,与流动方向相 反,其大小与接
触面面积的大小及速度梯度成正比,比例系数称为“黏度”
(又称黏滞系数,viscosity )。
它表征液体黏滞性的强弱,液体黏度与温度有很大 关
系,测量时必须给出其对应的温度。
在生产上和科学技术上,凡是涉及流体的 场合,譬如
飞行器的飞行、液体的管道输送、机械的润滑以及金属的熔 铸、焊接 等,无不需要考虑黏度问题。
测量液体黏度的方法很多,通常有:①管流法。
让待测液体以一定的流量流 过已知管径的管道,再测
出在一定长度的管道上的压降,算出黏度。
② 落球法。
用已知直径的小球从液体中落下,通过下落速度的测 量,算出黏度。
③ 旋转法。
将待测液体放入两个不同直径的同心圆筒中间,一圆 筒固定,另一圆筒以已知角 速度转动,通过所需力矩的测
量,算出黏度。
④ 奥氏黏度计法。
已知容积的液体, 由已知管径的短管中自由流出,通
过测量全部液体流出的时间,算出黏度。
本实 验基于教学的考虑,所采用的是奥氏黏度计法。
实验 、【实验目的】1、了解有关液体黏滞性的
知识,学习用落球法测定液体的黏度; 2、掌握读数显微镜 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将液体放在两玻璃板之间,下板固
定,而对上板施以一水平方向的恒力,使 之以速度v匀速
移动。
黏着在上板的一层液体以速度 v移动;黏着于下板的 一层液体则静止不动。
液体自上而下,由于层与层之间存在摩擦力的作用,速 度快的 带动速度慢的, 因此各层分别以由大到小的不同速
度流动。
它们的速度与它们与 下板的距离成正比,越接近上板 速度越大。
这种液体流层间的摩擦力称为“黏滞 力” (viscosity
force ) 设两板间的距离为 x,板的面积为S。
因为没有加速 度,板间液体的黏滞力等于外作用力, 设为f。
由实验可知,黏滞力 f与面积S及速度v成正比,
而与距离x成反比,即f S v x落球法测量液体黏度
(2-5-1 )式中, 比例系数n即为“黏度”。
n的单位是 “帕斯卡・ 秒” (Pa • s ) 或
kg • m-1 • s-1 。
某些液体黏度的参考值见附录I。
当一个小球在液体中缓慢下落时,它受到三个力的作
用:重力、浮力和黏滞 力。
如果小球的运动满足下列条件: ①在液体中下落时速
度很小; ②球体积很小; ③液体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无限宽
广的,斯托克斯(.Stokes )指出,这时的 黏滞力为f 6
vr (2-5-2 )式中n为黏度;v为小球下落速度;r为 小球半径。
此式即著名的“斯托克斯公 式”。
小球下落时,三个力都在竖直方向,重力向下,浮力和 黏滞力向上。
由式(2-5-2 )知,黏滞力是随小球下落速度的增加而
增加的
显然,如小球从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