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23《散步》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3《散步》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lu2yuwb 2021/9/21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3《散步》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3?散步?教学设计
第 3 页
23?散步?教学设计
  ?散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文章思想内容。

“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欣赏本文的音韵美、景色美、亲情美。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描绘意境,深情导入
多少个日落,多少个清晨,我们和家人一起散步在公园的小路,散步在乡间的田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莫怀戚的?散步? 。
二、“三读〞课文 :整体感知——主旨把握——品味语言
通过“三读〞课文,逐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美和语言美。
1.“一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要求:用一句话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教师提示:(出示幻灯片)(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干什么?) 学生答复,明确: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第 3 页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散步〞这一中心事件写了哪些具体的事?
学生自由答复,边答边板书。 (请简要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100字左右。)
师明确:“我〞劝母亲散步——全家一起散步——选择大路小路的分歧——“我〞决定委屈儿子——母亲却依从了孙子——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
师:家庭犹如一口池塘,有时波平如镜,有时波浪起伏。在散步的过程中,这个三代之家就像平静的水面涌起了波澜。在岔路口,“我〞的母亲要走大路,“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大路平顺,便于老人行走;小路难行,可是秀色可心。在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情况下,“我〞决定舍鱼而取熊掌。“我〞认为,母亲年
老体弱,余年不多,伴随她的时机已很少;儿子年纪尚幼,来日方长,伴随他的时机还很多。于是“我〞决定委屈儿子,顺从母亲,作出了“走大路〞(板书)的决定。这个决定是明智的,表达了中华民族“尊老〞(板书)的美德。同时 母亲的选择是——走小路。这又表达了我国另一种传统美德,是——爱幼。)
第 4 页
(尊老与爱幼最好由学生总结出。)
,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亲情美。
(1)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答复在整个散步过程中,谁做得最好?并简单说说理由。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大胆发表见解,这里不需要标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老师总结:其实这一家四口都做得很好,才有了文章中那一幅最动人的场景(明确:最后一段)
(2)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
(3)继续引导提问:营造一个如此和谐的家庭,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学生尝试概括发言,老师明确:(中心思想概括的常见格式)
本文通过一家祖孙三代散步的小事,歌颂并赞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同时也突出中年一代的责任重大,充满人情美。
(4)拓展——投影知名人名言,学生一起朗读,并记录积累。
“老人和儿童属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她)们的生活状态,最能真实地反映一个社会国家的文明程度。〞
“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明之举。〞(培根)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老师总结:培根的话让我们想到了中国已传承几千年的美德:孝。教师进行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