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习感悟提升行动
…-随县高城镇中心学校刘成兵
2016年7月22日一29日,随县教育系统40多名中小学校长在 教育局张、彭静副局长的带领下,前往北师大参加了 “全国 中小学骨干校长综合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聆听了 9位专家的报告, 时间虽短,收获颇多,既有观念的洗礼,又有知识的积淀,既有理论 的构建,也有实践的收获,让我们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拓展了 思路。
一、学习、感悟
(一) 文化建设,学校之魂。这次学习,我听了黄文峰教授《学 校文化建设与文化管理》报告,收获很大。学校文化是经过长期发展 历史历史积淀而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全校师生员工各种 观念、制度与行为方式的总和。衡量一个学校是否有品位,首先看一 看这所学校有没有独特的学校文化。学校要让全体师生在文化的传承 过程中,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学校要在文化的引领下,走向特色发展、 和谐发展道路。
如何打造学校特色文化,让特色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发展?我以为, 就是要建立一种核心办学理念、形成校园精神风范、构建和谐育人氛 围,并将育人理念转化为师生的共同行为。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 魂,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它激励着学校向可持续的、具有丰富内涵的 高层次方向发展,极大地影响学校每一个成员的价值选择、人格塑造、 道德情操以及行为习惯。只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文化为核心,有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让文化产生一种巨大的张力,使其同化为学生和 教师的素质,内化为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方能使学校现出独树一帜 的魅力,从而最终达到特色办学、和谐发展的目标。高城中心学校打 造的漂水文化,就是要把水的包容、灵活、自由、得万物而不争的精 神内化为学生的品质,形成学生独特的人格魅力。
(二) 课程建设,发展之根。课程建设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 “发动机”,课程建设的推进,不仅为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可能,
更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并最终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当前我们 的课程开发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课程开发功利化趋势严重。不顾学 校实际和地理环境,漫无目的地“开发”校本课程,在开发过程中只 求“量”的积累而对“课程的质”不够关注。其次是课程开发切合实 际不够。开设校本课程,要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包括学校生源结构、 学校地理位置、学校师资配备),其课程目标要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相 一致。其三是课程未考虑学生实际,对学生的喜好和地方特色缺乏深 入研究。学校校本课程建设要以综合课程为主,即让学生除了国家课 程以外能够尽可能多地涉猎一些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了解地方历史。 以学生体验性学习为重点,让学生在体验性学习中掌握知识、运用知 识、提升能力。
(四)核心素养,教育根本。褚宏启教授的报告让我们明白了 21 世纪素养分为三大类:(1)学习与创新素养,包括:批判性思考和解 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创造与革新能力;(2)数字化素养, 包括:信息素养、媒体素养、信息与通信技术素养;(3)职业和生活 技能,包括灵活性与适应能力、主动性与自我导向、社交与跨文化交 流能力、高效的生产力、责任感、领导力等。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努力 培养这些核心素养。如何培养核心素养?我们的教育还存在一些突出 问题,集中表现在学生总体发展水平不高,片面发展严重,可持续发 展能力不强。由于过度追求升学率,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身心健 康受到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