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突发性耳聋之中医药治疗.doc

格式:doc   大小:86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突发性耳聋之中医药治疗.doc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03 2021/9/22 文件大小:8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突发性耳聋之中医药治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实用标准文案
: .
突发性耳聋的中医药治疗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教授彭斌博士
突发性耳聋亦称特发性突聋, 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 一侧耳居多, 听力损失多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下降至最低点, 可同时或先后伴有耳鸣及眩晕, 除第忸对脑
神经外,无其他脑神经症状。发病年龄以 40岁左右中年人居多,发病率每年约 5〜20/ 10
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本病属于耳科急症,应在发病后尽早治疗,以抢救听力。少数患者 有自愈倾向,则疗效较好,但相当一部分患者可能成为永久性耳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称本病为暴聋,指出:“暴
聋是因邪犯耳窍、起病迅速的感音神经性聋,主要指特发性暴聋(突发性聋)”。古代文献 中所谓风聋、卒聋、热聋、火聋、厥聋、气聋、肝火聋、痰火聋、窍闭等,可能与此病有关。 暴聋之名最早见于《素问•厥论》:“少阳之厥,则暴聋,颊肿而热……”,可能是指流行 性腮腺炎所致耳聋。“暴聋多实”,古代文献中凡论暴聋而病机属实者,可能与本病有关。
《内经》中对暴聋实证病机论述颇多。如《素问》“气交变大论”、“至真要大论”、“五 常政大论”、“热论”等篇,指出了暴聋因于风、寒、暑、湿、燥、火为患的病因病理。
【中医病因病机】
耳属清窍,贵在清空通利。凡六***外感,脏腑不平,气机逆乱,生气不足,皆致耳窍窒 塞,清窍不利,功能失司,发为突聋、耳鸣。然耳聋暴起多实,渐起多虚,故本病以实证病 机居多,但亦有虚证病机者。其病程长者,与“感音神经性聋”辨治无异。
1、 风邪犯耳:外感风邪,肺金不利,邪闭葱笼,故令耳聋。清•尤在泾《医学读书记》
说:“肺之络会于耳中,肺受风火,久而不清,窍与络则为之闭,所以鼻塞不闻香臭,耳聋 鸣不能闻音声也。” 《温热经纬•外感温热篇》亦谓:“耳为肾水之外候,然肺经之结穴在
耳中,名曰笼葱,专主乎听,金受火烁,则耳聋”。
2、 肝火上扰:情志忧郁,肝郁化火,或暴怒伤肝,气机上逆,肝火上扰清窍,致耳窍 功能失司,听力障碍。《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肝病者……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
3、 痰火郁结:脾胃蕴热,痰火内生,上壅清窍,功能失司,听力障碍。 《丹溪心法•耳 聋》卷四说:“耳聋皆属于热,少阳厥阴热多,当用开痰散风热,通圣散、滚痰丸之类。”
4、 心脾亏虚:心主血脉,奉养于耳;脾为后天之本,主生化气血,升发清阳,上奉于 耳。若心脾亏虚,气血不足,耳失所养,可突发耳鸣耳聋。
5、 肝肾亏虚:肝藏血,肾藏精,为元阴元阳之府。肝肾亏虚,阴血不足,甚则阴虚火 旺,上扰清窍,致突发耳聋耳鸣。
6、 气滞血瘀:气机不利,气滞血瘀,痹阻耳窍,故令耳聋。清•王清任《医林改错》 谓“耳孔内小管通脑,管外有瘀血,靠挤管闭,故耳聋”。
【西医病因病理】
病因未明,目前主要倾向于两种学说。( 1)病毒感染学说。据临床观察,不少患者在
发病前曾有感冒史;不少有关病毒的血清学检查报告和病毒分离结果也支持这一学说。 据分
析,许多病毒都可能与本病有关,如腮腺炎病毒、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
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川型、 EB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支持这一学
说的的另一个资料是颞骨的病理组织学研究结果, Schuknecht等(1986)研究了 12例突发
性聋患者的死后颞骨组织病理,发现其病理变化与过去所见的病毒性迷路炎相似。 Yoon等
(1990)观察了 8例11耳死后的颞骨病理变化,发现内耳最普遍的病变为螺旋器萎缩和耳 蜗神经元缺失。提示突发性聋的病因可能为病毒所引起的急性耳蜗炎或急性耳蜗前庭迷路
炎。而Schuk necht认为,除Ramsay-Hu nt综合征外,病毒性耳蜗神经炎是很少见的。( 2)
内耳供血障碍学说。内耳的血液供应来自迷路动脉。迷路动脉从椎 -基底动脉的分支一-小
脑下后动脉或小脑下前动脉或直接从基底动脉分出。 迷路动脉虽然可以通过鼓岬和骨半规管
上的裂隙与颈内、颈外动脉的分支相交通,但是这些吻合支均甚纤细,所以迷路动脉基本上 是供应内耳血液的唯一动脉。 由于椎-基底动脉-迷路动脉系统常常出现解剖变异, 加之内耳
微循环的调控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 它除受自主神经系统及局部调控机制的影响外, 也受
血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这些均增加了内耳供血系统的脆弱性。不少学者认为,中、老年 人,特别是合并动脉硬化、高血压、 血液粘滞度增高者, 可因迷路动脉的某一终末支出现血
栓或栓塞形成而导致突聋。年轻人于头颅外伤后, 亦可因脂肪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