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多边形》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多边形》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7/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多边形》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多边形》教学设计与反思赫章县哲庄乡阿穴小学龙洋教学内容: 二年级(苏教版)第二单元第一个课时,教材第 12、 13、 14 页。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认识图形的边, 理解边的概念和图形是按边的数量来分类、命名的。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提高学生观察能力。 3、让学生了解图形的特征,使其学会根据图形特征进行分类,掌握简单的分类方法。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情景, 让学生在直观的环境中了解边的概念和图形是按边的数量来分类、命名的意义。 2、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用小棒搭图形, 看一看、数一数, 巩固对多边形的认识。 3、通过教师引导, 学生积极参与折、剪、拼等活动, 了解图形的变换和联系,更加充分认识多边形。 4、指导学生对图形进行分割, 思考并采用不同的分割方法分割图形,进一步了解平面图形的多样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多边形, 想一想、做一做等活动,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2、通过引导探究问题, 对解决问题提出不同的办法, 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 1、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2、能理解图形之间的变换和联系。教学难点: 1、理解边的概念,明白图形按边的数量分类、命名的意义。 2、利用图形的特点对图形的认识和搭配。教学突破: 在教学中, 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景, 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认识提醒, 理解边的概念。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动脑、动手的活动中去, 通过折、剪、拼等活动, 让学生体会和理解图形之间的变换和联系。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纸片。 2、学生准备: 彩色笔、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纸片。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 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认识更多的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多边形) 2、出示 P 12例 1图, 引导观察: 大家见过这种东西吗?在哪见过? 这是我国古代建筑常用的窗格。学生交流:电视上见过、、、、、、引入新课:我们今天的学习就从这个古代窗格开始。二、探究新知识: 1 、引导:大家观察这个窗格图,看看有什么发现? 2 、提问:你能从中找到边数相同的图形码?用不同颜色的笔把它们描出来。学生动手操作,找出不同边的图形。 3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 1) 、找到了都有 3 条边的图形,都是三角形。( 2) 、找到了都有 4 条边的图形。( 3) 、找到了都有 5 条边的图形。( 4) 、找到了都有 6 条边的图形。 4 、出示四条边的图形: 像这一类都有 4 条边图形,我们把它们叫做四边形。学生数一数四边形的边,认识四边形。 5、练一练: P 13“想想做做“第 1 题图, 学生观察、交流, 找出哪些是四边形。 6、出示两个五边形的纸片,学生观察并数一数。像这样,有 5 条边的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五边形。 7、出示两个六边形的纸片,学生观察并数一数。像这样,有 6 条边的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六边形。三、解决问题: 1 、出示 P 13第 2 题图,在钉板上围出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2、出示 P 13第 3 题图, 数一数下面的图形各有几条边, 再把表格填完整。 3 、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