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酒的意象在古诗中
: .
意象是现代文学批评中最常见、 也最含糊的术语。 它指的范围是从读诗者所能经历的心象一 直到构成这首诗的各种成分的总和。刘易期在他的《诗的意象》中是这样阐述的 :“就是一
幅以词语表现的画 ;一首诗可能本身就是由多种意象组成的意象。 ”意象一词 ,就所有这些意义 而言 ,使诗歌具体而不抽象。 从广义上来讲 ,所谓意象 ,就是指诗歌或其它文学作品所涉及所包 孕的一切感觉物象和读者所能经历的一切知觉心象的总和。从狭义而言 ,所谓诗歌意象 ,就是 创作主体的主观心象和客观物象在语言中的融汇与具现。 如同诗歌创作和诗歌批评中的 “气 象”、“兴象”、“意境”等词一样 ,意象在现代汉语语法中 ,可以作联合词组来看 ,它包括抽象之 “意”和具体之“象”两个方面 ,即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的和谐统一体。所谓意象 ,
就是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 ,渗透着诗人主观感受的事物的影象。中国诗歌源远流长 ,其中一类
诗便将酒搀合到诗歌中 ,令诗歌芳香醉人 ,酒形象临风若仙。 诗歌发展到唐宋 ,盛大壮观 ,登峰造 极 ,酒文化在唐诗宋词中也是酝酿充分 ,品醇味久。酒在众多诗人的众多名篇中已屡见不鲜 ,
诗人借用同一物象 “酒”却表达出不同的情感 ,如欢悦、得意、失意、愁苦……这里
酒就可以称为意象群。因此 ,唐诗宋词中的酒文化很值得每一位“酒民”兼文人细细品味 ,不
然,枉此一生矣 !现在我想就诗中酒来发表一下自己的愚见。提到酒就不能忽视饮酒的顺序 :
先是“饮” :如韦应物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俯饮一杯酒 ,仰聆金玉章” 。其次是“醺” (微
醉):如韦承庆《江楼》 “独酌芳春酒 ,登楼已半醺” 。再次是“酣” (酒喝得畅快淋漓 ,尽兴后浓 睡状 ):如孟浩然《听郑五 弹琴》“半酣下衫袖 ,拂拭龙唇琴。一杯弹一曲 ,不觉夕阳沉。 ” ,李白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 雪。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 ,
会须一饮三百杯。……五花马 ,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杜甫《醉时歌》” 忘形到尔汝 ,痛饮真吾师” ,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手持锦袍覆我身 ,我醉横眠枕其股” , 李白《山中与人对酌》 “我醉欲眠卿且去 ,明朝有意抱琴来” 。第四是“酗” :如顾况《公子行》
“红肌拂拂酒光狞 ,当街背拉金吾行” ,元稹《狂醉》“岘亭今日颠狂醉 ,舞引红娘乱打人” 。第 五是“醉” (过度饮酒 ,神志不清 ):如李白《襄阳歌》 “傍人借问笑何事 ,笑杀山公醉似泥” 。第 六是“醒”:如元稹《酒醒》“饮醉日将尽,醒时夜已阑。……呼儿问狼籍,疑是梦中欢。”,李商 隐《花下醉》 “客散酒醒深夜后 ,更持红烛赏残花” 。第七是“酲” (酒醒后气困意乏如病态 ): 如孟浩然《晚春》 “酒伴来相命 ,开樽共解酲” 。在唐朝诗人们的“饮、醺、酣、酗、醉、醒、 酲”中 ,我们能看到怎样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饮酒场景呢 ?这其中又包涵诗人怎样的情感呢 ?博
览酒诗 ,从感情角度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