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箱涵顶进施工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110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箱涵顶进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秋天学习屋 2021/9/23 文件大小:11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箱涵顶进施工方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一、
工程概况
2
(一)概述
2
(二)工程地质条件
2
二、
施工方案
2
(一)总体方案
3
(二)各项目的施工工艺及方法
4
三、
进度计划
12
四、
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13
(一)人身安全
13
(二)便梁支座
14
(三)便梁养护
14
(四)纵移便梁
14
(五)箱涵顶进
15
(六)线路防护
15
(七)装卸便梁安全注意事项
15
(八)凿除顶进箱涵前钻孔桩
16
五、
应急预案
16
(一)材料设备保障
16
(二)人员保障
16
(三)技术措施及抢修方案
17
1
箱涵顶进施工方案
一、 工程概况
(一)概述
本工程位于京沪铁路下 K1298+ 处,与即有京沪铁路夹角 15。11’17”,
该工程由四孔箱形框架桥和一孔套涵组成, 组合形式为 + 并列组成,桥长 ,分三段施工(甲段顶进施工,长度为 ;乙段、丙段现浇施工,长度分别为 18 m 和 ),工作坑在铁路南侧,箱涵编号从南京向上海方向依次为甲 1、甲 2、甲 3、甲 4、甲 t。先顶进上海方向套涵,然后顶进甲 4 箱涵,再顶进甲 1 箱涵,最后顶进中间两孔甲 2、甲 3 箱涵。本工程共需 5 孔 D24 便梁和 3 孔 D16 便梁,施工区域内京沪铁路上、下行线间距
为 ,铁路线路为直线段,满足便梁架设要求。
(二)工程地质条件
1、地基土构成与特征
根据设计文件提供的现场勘测资料,各土层自上而下描述如下:
① 层 填土 , 杂色,松散。层厚 ~。
② 层 粘土 , 软~硬状,含铁锈斑点 , 层厚 ~, σ0=180KPa。
③ 层 粉质粘土 , 褐黄~灰色,软塑状 , 中等压缩性 , 层厚 ~,
σ0=110KPa。
④1 层 粉土 , 灰绿~褐黄色,硬塑状 , 夹少量粉性土 , 中等压缩性 , σ0
=200KPa。
④夹层 粉土 , 褐黄~草黄色,饱和 , 稍~中密 , 夹粘性土 , 呈透镜体状 ,
σ0=100Kpa
④2 层 粘土 , 褐灰~灰色,软塑状 , 夹少量粉性土 , 中等压缩性 , 厚度
~ 左右 , σ0=100KPa
④3 层 粘土 , 暗绿~灰褐 , 软~硬塑状 , 中等压缩性 , σ0=190KPa。
fi=12KPa
框架底面标高为北侧 - ,南侧 - m , 处于③层,承载力为
110KPa。
2、地下水
2
根据勘察设计文件,场地表层地下水属潜水类型 , 补给来源大气降水 , 稳
定水位深度在地表以下 ~。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二.施工方案
(一)总体方案
该工程采用顶进法施工,工作坑设在铁路南侧,箱涵顶进到位后,为了
防止路基土方塌方,预先在箱涵到位线上海方向和南京方向各设置一排( 5
根)直径 挖孔桩防护路基。便梁支座采用条形钢筋砼支座和块形支座,制作条形基础时 3 孔 D16便梁需倒用 2 次,先制作上海方向 2#条形基础,然
后纵移 3 孔 D16便梁到南京方向制作
1#条形基础;顶进箱涵时须倒用
5孔D24
便梁 3 次,先架设上海方向,顶进甲
t ,再向南京方向纵移,顶进甲
4 箱,
在纵移到甲 1 箱顶进甲 1,然后再纵移便梁到甲 1 和甲 4 箱涵上,顶进和甲 2 和甲 3 箱。其施工流程如下:
3
箱涵顶进作业流程图
制作路基防护桩
制作便梁支座
架设施工便梁
制作条形基础 安装顶进设备 拉槽出土
装置观测设施 试顶 记录观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