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 ..
秭归县城庙咀建筑渣土处理工程
安置居民点边坡支护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日 期:
XX禹桥建筑工程XX
- .
- ..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秭归县城庙咀建筑渣土处理工程安置居民点边坡支护设计工程位秭归县城庙咀,目前场平工程、挡墙支护工程及坡脚排水工程已全部完成。本工程北侧和东侧开挖形成2段边坡〔AB、BC〕。AB段边坡长约50m,高约7~9m,为岩质边坡〔顶部含少量覆盖层〕,坡顶为山体,~,,。BC段边坡分3台阶,下段长约45m,高约7m米,中段长约37米,高约5米,上段长约26米,高约5米,此段边坡均为岩质边坡〔顶部含少量覆盖层〕,坡顶为山体,,此段边坡距坡脚3m为拟建居民点,。
本工程支护边坡总长约95m,形成边坡最大高度为20m。本边坡方案采用:喷锚支护+挡土墙+截、排水沟,AB及BC段采用喷锚支护,BE段采用挡土墙支护。边坡目前处于根本稳定状态,边坡坡体类型为岩质边坡,开挖影响X围内无地下电缆,光缆,地段无不利埋藏物,边坡破坏后果严重,边坡工程平安等给为二级,有效使用年限不少于50年。
2、参建单位:
建立单位:秭归县城市管理局
设计单位:XX省地质勘察根底工程公司
监理单位:XX宏业工程工程管理XX
地堪单位:XX省地质勘察根底工程公司
施工单位:XX禹桥建筑工程XX
边坡监测单位:XX量四方工程检测XX公司
- .
- ..
3、场地地质、水文资料
据钻孔揭露,场地上部覆盖层自上而下主要为第1层杂填土,第2层残积土;下伏基岩为下元古界前震旦系花岗岩,根据其风化程度可划分为强风化和中风化两个亚层。
场地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及外围坡地入渗补给,场地原始地形为山包,地形坡伏较大,地表径流条件好,有利于地表、地下水排泄,大气降水以后,场地地下水主要向坡脚处集中聚集,逐渐向低洼处排泄。
边坡坡体主要由岩石及土体构成,边坡岩面坡度较大,但上部覆盖层厚度不大,边坡上部土质边坡整体处于欠稳定状态,岩质边坡稳定。
边坡处于根本稳定状态,边坡开挖完成后,岩体经进一步暴露,可能出现岩体局部掉块和风化砂滑落,顶部的土质局部土体可能沿岩土界面滑移,需清进后支护。
:夏季,降雨较多,气温较高。
第二章 编制依据
1、?秭归县城庙咀建筑渣土处理工程安置居民点边坡支护设计岩土工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