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下沙环境调查.ppt

格式:ppt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下沙环境调查.ppt

上传人:xxj16588 2016/7/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下沙环境调查.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下沙区域总体环境状况分析小组成员:周倩李飞俞印徐晓青吴仙李梦云黄勇杭州下沙拥有"休闲之都"美称,开发区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构建和谐创业的环境。充分利用钱塘江 12 千米岸线资源和生态湿地的自然环境,精心打造沿江休闲景观长廊、 5个大型生态及主题公园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超过 30% 。 2001 年3月,开发区通过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水环境、声环境、空气环境均达。现代化、国际化、人文化的城市副中心。自然区位状况下沙街道位于杭州城区东部,东、南临钱塘江,西与九堡镇相连,北与杭州市余杭区、嘉兴海宁市接壤。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坐落境内。距杭州市中心 15公里。区域面积 平方公里,四至为东北从下沙东郊园向南沿海宁市围垦接壤处至钱塘江边;南以钱塘江为界;西与九堡镇八堡村、九堡村接壤,往北与余杭区乔司镇吴家村、胜稼村、学稼村接壤;北到乔司监狱往东至省第六监狱与余杭区乔司镇吴家村、南苑街道大园村及海宁市许巷乡唐桥村相接。该区域内的白杨街道(四至范围为:东至杭州经济开发区文津路、 11号大街;南至 12号大街;西至文渊路、 2号大街、 1号河渠、 6号大街、 1号大街;北至绕城公路, 面积 平方公里)除外。街道下辖头格、智格、七格、高沙、上沙、中沙、下沙、元成、新元、松合、东方、湾南、新沙等13个社区,常住人口 万, 外来人口约10万人。人口状况目前辖区人口 40 万高校在师生达 20 万人沙高教园区规划面积 平方公里, 15 所高校, 15 万在校大学生。经过五年建设,下沙高教园区已全面建成投用。目前, 中国计量学院、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学院、浙江传媒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等 14 所高校在师生达 20 万人。交通状况地铁 1号线:正在建设中的地铁 1号线下沙段分布了下沙西站、下沙中心站、下沙东站、文泽路站等 7个站点,覆盖了下沙新城中心区、高教园区、东南沿江居住区。到 2011 年底地铁 1 号线建成通车后,从市中心到下沙只需要 20 分钟左右。公交线路较少,站点过于集中。东西区交通路线分布不均。据统计,共有 12 所高校坐落在下沙,其中西区占据 5所,东区占 7所。而下沙的公交路线共有九条,分别为校一线, K197 。 K210 。 K311 。 328 。 K401 。 525 。 595 。假日 15 线。这九条路线中,共有四条路线一直延伸到下沙东区。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东区的高校数量多于西区,然而公交线路却少于西区。区内运作的公交线路已有 13 条,运营公共汽车 83 辆;小公交 200 多辆。 2005 年新增 50 辆桑塔纳 3000 型便捷小公交,并设立了叫车服务中心和投诉中心,开通了叫车服务热线和投诉热线( 56605660 )。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活水平杭州市下沙即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 1993 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迄今,已吸引 30 个国家和地区的 390 家外商投资企业落户,累计引进合同外资 37 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 17 亿美元;引进内资工业企业 248 家,投资总额 155 亿元人民币。其中列入全球 500 强的企业已有 24 家公司在开发区投资 38 个项目。 2000 年4月设立国家首批试点的浙江杭州出口加工区, 2005 年5月被国家信息产业部授予国家(杭州)计算机与网络产品产业园。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建设花园式生态型城市副中心的目标, 着力构建便捷的生活服务设施。福雷德文化广场、华元十六街区、邻里中心、金池商贸、海达大酒店、文化体育中心、松下健身中心等, 为客商和居民提供了商务、购物、餐饮、文化、娱乐的极佳场所。为进区企业建设一批白领、蓝领公寓,解除企业后顾之忧。商业环境金融:开发区已拥有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杭州商业银行、下沙联合银行等 8家银行 9个一级支行,不用出区便可办理各种金融业务。休闲娱乐:福雷德文化广场、华元十六街区、西子阳光新城、凯恩戴斯大酒店、宜必思酒店、文化体育中心等,为投资客商和辖区居民提供便捷的商务、购物、餐饮、文化、娱乐等服务。职工住宿:开发区专门为企业提供蓝领公寓和白蓝领公寓,解决了企业后顾之忧。教育医疗:全区共有 4所公立小学, 2所公立中学, 4所民办学校。目前,下沙共有医疗卫生机构 20 多个,综合医院两个发展规划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 下沙街道因地制宜,确立葱韭蒜、蔬菜瓜果、豆类、特种水产养殖、特种禽类饲养、野生蔬菜、花卉苗木等 7大类为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的方向。 1998 年,投资 150 万元, 建成占地面积 102 亩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园区内大棚连片,四季常绿;道路通畅,路面水泥硬化; 排灌迅捷,横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