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18 小猴子下山28.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8 小猴子下山28.doc

上传人:1656403**** 2021/9/24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8 小猴子下山28.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8、小猴子下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理解“掰、扛、扔、摘、捧、抱”等动词,感受动词使用的准确性。
3、知道小猴子下山教给的道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见异思迁,应该做事要专一,有始有终。
教学重难点:
1、能知道故事内容,理解各个动词及其用法。
2、知道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要专一。
教学过程:
一、初知课文,复习生字
1、全班齐读课文。
2、做游戏:
A、摘水果。(复习生字)
B、小猴过河。(巩固生字词)
二、整体感知课文,明确路线
看动画片,思考:小猴子下山来去过哪些地方?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第1句话,并知道: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
2、指名学生读第2句话,并知道:小猴子来到玉米地看到什么?做了什么?(适时板书)
3、理解动词“掰、扛”及其用法,指名学生做“扛”这个动作。
四、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
用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方法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知道了:
1、小猴子还去桃树下、瓜地里、树林里。
2、小猴子又看到什么,做了什么。
3、能理解动词“扔、摘、捧、抱”及其用法,并能做“捧”和“抱”的动作。
4、能用“捧”和“抱”各说一句话。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提升主题
1、学习第5自然段,知道:小猴子最后空着手回家去。
2、结合课件及板书总结整篇课文的内容。
3、小组讨论:学习了这个故事之后,我们明白了什么?
4、教师总结课文教给的道理。
六、拓展运用,续编故事
以小组合作为形式,发挥想象:经过这次教训之后,小猴子下次再下山会怎么做呢?
七、课外延伸
把《小猴子下山》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或其他小朋友听。
板书设计:
18、小猴子下山
玉米地 掰 扛
桃树下 扔 摘 捧
瓜地里 扔 摘 抱
树林里 扔 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