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高一历史的必修知识点.doc

格式:doc   大小:91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一历史的必修知识点.doc

上传人:小雄 2021/9/24 文件大小:9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一历史的必修知识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一历史的 必修知 识点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一、 夏商政治制度
1、 夏朝(前2070—前1600):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出现凌驾于全社会 之上的公共权力,出现了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2、 商朝(前1600—前1046):成汤灭夏。(1)内服外服:内服是王畿, 即商王直接统
治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地区,商王控制着支配内外服的实际权力。 但控制力非常有限。
(2)神权色彩: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二、 西周政治制度(前1046—前771):封邦建国。
1、分圭寸制
(1) 概念:保证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各地,建诸侯国。
(2) 方法:A、周王:最高统治,王都镐京,都城王畿,直接驻地B、同 姓亲族:分封主体,富庶之处,战略要地,土地人口 C、异姓诸候:(姻 亲、功臣、先代贵族)待遇不同
(3) 影响:周王通过授土授民,势力范围不断扩大;确立天下共主地位,
巩固了统治。但是后来逐渐导致诸侯割据称雄和国家分裂局面。
2、尿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权力、财产和土地的继承 矛盾
特点: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体系:大宗、小宗;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影响:既是家庭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力量, 强化王权,保证〃世卿世禄〃。
3、礼乐制:成为政治生活准则,维护宗法分封的工具。
三、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带有浓厚的血缘色彩和上古部落联 盟体制的遗存。
第2课 大一统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 秦朝的统一
1、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进步,分封宗法制逐渐崩溃;商鞅变法, 秦国逐渐强大
2、 统一:前 221
二、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
1、 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表现在皇权至上、〃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2、 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措施):①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度(中央政府)。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为百 官之首;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务。中央官员互 相配合,互相牵制,大权操纵于皇帝手中。
地方:实行郡县制
制定官吏选拔和考核制度
制定严密而严苛的法律,成为中央集权工具
三、影响:
彻底打破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 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一、中枢权力机构(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1、 秦朝:三公九卿制度。丞相位高权重。
1
2、 汉武帝:中朝制度,与''三公〃相制衡。东汉时期的尚书台取代了三 公的权力。
3、 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确立。
A、 即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长官皆宰相。 尚书省下设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处理日常政务。
B、 影响: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效率,分割 相权,加强皇权;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深刻变化,对后世的国家 体制产生深远影响。
4、 宋朝:二府三司制。三省长官不参与政事,另设〃中书门下〃,作为 办公机构,只保留行政权。军政归枢密院,财政归三司(度支、盐铁、户 部)
5、 元朝:废除三省,只设中书省。宰相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六部 也归中书省。地方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