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学名词解释
教育理念:指的是人们对未来教育前景理想化的期望;而职业教育观念 则是人们对已知的教育事实或问题的理性认识第一层面是教育理念创新。 教育理念是教育的灵魂和根本性指导思想,对教育全局具有决定性影响。教 育理念创新贯穿教育创新各个层面,并对其他层面的创新起指导、促进作用。 教育理念指的是一种理性的思想和观念,包括先进的教育改革理念和科学的 教育发展理念。
学科:学科的第一个含义,是指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 学的专业分支,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生物学,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史学、 教育学等。学科的第二种含义:指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是对高校 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学科建设中"学科" 的含义侧重后者,但与第一个含义也有关联。
专业:专业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而 划分的学科门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同时也是高校与社会接轨的 接口。按专业设置组织教学,进行专业训练,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特 点之一o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 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 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 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牲的教育。
能力:指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本领。包括自学能力、表达能力、操作 能力、创造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知识:指对客观事物的现象或本质的反映。
培养目标:指的是人才规格与标准,它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
课程:从狭义上讲是指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科目,以及在教学计划中的 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广义上讲是指“学校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获得预期的 学习结果而付出的总和性的一切努力。”
课程体系: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和配合,构成了课程体 系。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的活动形式,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习 活动,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统一。
教学过程:教与学双方的活动过程。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 段等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教学目标:是通过具体教学活动所达到的具体教育目的,或者说是具体 教学过程所期望学生发生的具体变化。
教学模式:是教学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 下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固的教学程序以及教学策略和方法,包括教学过程中诸 要素的组合方式、教学程序及其相应的策略,是人们在长期有教学实践中不 断总结、改良教学而逐步形成的,它源于教学实践,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
校历:按学年规定教学活动的周次和日程。
教学进程表:教学进程表是根据教学大纲、教材、校历、课程表制定的 教学文件,它是执行教学大纲的基本保证,是各门课程组织教学的具体计划, 其任务是对有关的教学环节作出具体安排,以保证每学期开课计划的顺利进 行。
教学大纲:是教师教学的指导性纲领,也是教师教学要达到的要求指标。 包括本学科的教学目的,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教学大纲除了对本课程的基 本内容提出明确要求外,还应根据学科的发展加以更新,提出培养学生能力 的措施,阐明本课程与有关课程间的联系,充分体现优化课内、强化课外、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并提出相应措施和办法。
授课计划:对某一门课程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