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雨霖铃声声慢导学案.doc

格式:doc   大小:60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雨霖铃声声慢导学案.doc

上传人:精品小课件 2021/9/25 文件大小: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雨霖铃声声慢导学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 9
《雨霖铃》导学案
【学****目标】
,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
《雨霖铃》的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色。
,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了解词人】
 (约987--约1053年),北宋婉约词代表。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柳永在北宋词坛上是一个很重要的作家。他少年时代到汴京应试,流连于秦楼楚馆,常为歌伎填词作曲。由于流传的轶事和词中所表现的内容,人们都把他看作是一个风流浪子,以致不为时人所重,潦倒一生,功名不扬。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时,才改名柳永,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有《乐章集》问世。由于他遭遇坎坷,较多地同中下层市民接触,因此他的词语言比较朴素,接近口语,音律和谐,美妙动听,他是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慢词的名称从"慢曲子"而来,指依慢曲所填写的调长拍缓的词)的人,扩充了词的体制容量,对词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在表现手法上,他善于铺叙,尽情描绘,把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在内容上,大都反映大都市中的繁华风光,体现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抒发离愁别恨的痛苦,表现妇女不幸的遭遇和自身沉沦的哀怨,但也曲折地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因而他的词曾传唱一时,甚至“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深受当时市民的欢迎。
2.词调“雨霖铃”一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到斜口,霖雨连日,他经过栈道耳闻铃声勾起往事,于是创作此曲悼念杨贵妃寄托哀思。词调悲怆低回、凄楚欲绝。 
【课前预****br/>1、阅读《雨霖铃》,借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说说这首词的题材是什么?并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词的内容。
凝噎( ) 暮霭( )
题材:
上阙:
下阙: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的内容,翻译全词。
翻译:




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