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 8
古诗两首
冬夜读书示子聿
教材说明
〔题解〕
这是宋代大诗人陆游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题是一个简缩的陈述句,意思是:在冬天的夜晚,我用读书生发的感悟教育儿子子聿。“示”,指示、训示,把一种事物或道理指出来或讲出来,让人知道。“子聿”,陆游共生6子,子聿是他最小的儿子,即陆子聿,字怀祖,官居溧阳令、知严州。庆元五年(1199),陆游住在山阴。一个冬日的夜晚,陆游在书房入迷地啃读诗书,受书的启迪,写下了《冬夜读书示子聿》诗。诗共8首,本课选的是第3首。现再介绍两首如下:
 “圣师虽远有遗经,万世犹传旧典刑。白首自怜心未死,夜窗风雪一灯青。”
 “世间万事有乘除,自笑羸然七十余。布被藜羹缘未尽,闭门更读数年书。”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生于“淮水之湄”一个富有学术和文学风气的士宦家庭。此时,正值金兵南侵,他随家逃难。在父亲爱国思想的影响和熏陶下,他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英雄志愿,决心抗金,收复中原。中年曾在川陕一带参加军旅生活,先后共9年。以后做过几任地方小官。他一生屡遭“主和派”打击。从1189年底被罢官到去世,大都在山阴三山故居度过。这一段虽闲居家中,但他报国信念不衰。宁宗嘉定三年(1210)春,86岁的老诗人与世长辞。陆游写作勤奋,一生写下1万多首诗,现存9000多首,是我国古代诗人写诗最多的一个。诗存入《陆放翁集》。其诗激昂悲壮,语言明朗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结构分析〕
这是一首蕴涵深刻哲理的诗,诗人总结了自己的学习体会,提出做学问一方面应该终生不遗余力地刻苦努力,另一方面要亲身实践,将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本诗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句),谈做学问应该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第二部分(第3、4句),谈做学问应该深刻理解,亲身实践。
〔语意理解〕
“古人学问无遗力,”
 诗句的大意是:古人认真读书,努力做好学问,都是竭尽全力从不懈怠的。这句以古人为例,说明读书学习必须尽心竭力。这是对古人善学者刻苦学习精神的赞扬。显然诗人在写这句诗的时候,想到了许多古代大学问家勤奋刻苦读书的生动事例,然后采用分析和归纳法,提取出他们所以成功的精髓。这是有针对性的。年轻人大都贪玩,比较懒惰,也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作为长者、老者,有责任教导孩子养成刻苦做学问的品格。“遗”,即保留。“无遗力”,没有保留,竭尽全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诗句的大意是:在年轻的时候,不断地下工夫钻研,直到年纪大了才会有所成就。这句承接上句,也是以古人为例,说明读书学习是个漫长的过程,不但要下工夫潜心钻研,而且要坚持不懈。年轻人另一个弱点就是急功近利,没有耐性和韧性。做学问,不免枯燥、艰苦,长期学习年轻人会生厌学之心,便不再认真努力了。诗人在这里语重心长地告诫孩子,“少壮工夫”很重要,一定要“励志”,趁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切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否则,“少壮不努力”,终会“老大徒伤悲
2 / 8
”。“少壮”,年轻力壮。“工夫”,本意指时间,在这里指下工夫努力学习。“始”,在这里作副词“才”用。
“始成”,才有所成就。
 “纸上得来终觉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