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实验MP夫兰克赫兹实验.ppt

格式:ppt   大小:289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实验MP夫兰克赫兹实验.ppt

上传人:sanshenglu2 2021/9/25 文件大小:28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实验MP夫兰克赫兹实验.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实验MP夫兰克赫兹实验
JAMES FRANCK (夫兰克) GUSTAV HERTZ(赫兹)
[目的]
-赫兹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验证原子能级的存在。
[原理]
玻尔理论指出,原子只能较长久地停留在一些稳定状态(即定态),其中每一状态对应于一定的能量,各定态的能量是分立的。原子只能吸收或辐射相当于两定态间能量差值的能量。即
h = E2- E1=∆E
,电子动能损耗极小,近似以原速率反向运动,系统动能守恒。非弹性碰撞时,电子损耗大量能量,速率明显减小。系统的动能损耗被原子吸收,此时原子将由底能级向高能级跃迁。
夫兰克一赫兹实验是通过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与原子碰撞,进行能量交换而实现原子从基态到高能态的跃迁。设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 ,第一激发态的能量为E2 ,初速为零的电子在电位差为U0 的加速电场作用下,获得能量为eU0 ,具有这种能量的电子与氢原子发生碰撞,当电子能量EU0 <E2- E1时,电子与氢原子只能发生弹性碰撞,由于电子质量比氢原子质量小得多,电子能量损失很少。如果 ,电子与氢原子会产生非弹性碰撞,氢原子从电子中取得能量∆E 而由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 eU0 = ∆ E,相应的电位差U0。即为氢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
夫兰克--赫兹实验电路原理
夫兰克一赫兹实验电路原理如图1所示,在充氩的夫兰克--赫兹管中,电子由热阴极发出,阴极K和第二栅极G2之间的加速电压U2,使电子加速。在极板P和栅极G2之间加有减速电压U3,管内电位分布如图所示。当电子通过KG2空间进入G2P空间时如果能量大于eE3, 就能达到板极形成板流。电子在KG2空间与氩原子发生了非弹性碰撞后,电子本身剩余的能量小于eE3,则电子不能到达板极,板极电流将会随栅极电压增加而减少。实验时使U2逐渐增加,仔细观察板极电流IP的变化,我们将观察到如图2所示的IP ~ U2曲线。
IP ~ U2曲线
随着U2 的增加,电子能量增加。当电子与氢原子碰撞后还留下足够的能量,可以克服G2P空间的减速场而到达板极P,此时板极电流将开始上升。如果电子在KG2空间得到的能量 eU2 =2 ∆E,电子在KG空间会因二次弹性碰撞而失去能量,而造成第二次板极电流下降。在U2 较高的情况下,电子在跑向栅极的路程中,将与氢原子发生多次非弹性碰撞、只要U2 = n ∆ E( n=1, 2,…),就发生这种碰撞。在IP ~ U2曲线上将出现多次下降。对于氩,曲线上相邻两峰(或谷)对应的U0之差,即为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
原子的激发电位
[实验仪器]
F-H实验装置包括F-H管、稳压电源、扫描电源和微电流测试仪等部分。
稳压电源输出分EF,E1和E3三组。分别提供灯丝电压UF、控制栅电压U1和减速电压U3。
加速电压U2由扫描电源E2供给,输出波形为锯齿波,扫描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种。
微电流测试仪用以测量nA数量级的板极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