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文档名称:

重症肝炎感染的特征与抗微生物治疗策略.ppt

格式:ppt   大小:1,946KB   页数:5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重症肝炎感染的特征与抗微生物治疗策略.ppt

上传人:zhaojr1943 2021/9/25 文件大小:1.9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重症肝炎感染的特征与抗微生物治疗策略.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重症肝炎感染的特征与抗微生物治疗策略
A Healthy Liver A Fatty Liver
A Serve Fatty Liver Liver with Cirrhosis
不同的肝脏形态与结构
机体免疫防御功能明显降低,故易发生感染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白细胞黏附能力下降
血清补体水平及血清纤维蛋白黏连素水平下降
调理系统和干扰素系统均受影响
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各种侵袭性操作,为病原体的入侵提供了条件
重症肝炎感染发生机制
细菌感染发生率及死亡率
重症肝炎患者约40%
急性肝衰竭为50%~80%
感染后的病死率为20%~%
常见的感染类型
原发性腹膜炎
肺炎
泌尿系感染
胆道感染
肠道感染
菌血症或败血症
病原体主要为:
需氧革兰阳性细菌
需氧革兰阴性细菌
厌氧菌
念珠菌属、曲霉菌等真菌
重症肝炎对抗菌药物代谢的影响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它在人的代谢﹑胆汁生成﹑解毒﹑凝血﹑ 免疫等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许多药物经由肝脏生物转化,解毒和清除
肝脏疾病时多种病理改变均可发生
肝细胞受损
胆汁排泄受阻
肝血流量改变
白蛋白量改变→药物蛋白结合率改变
至今对肝病时抗菌药的药动学缺乏详细全面了解
肝内药动学
第一期
氧化还原酶或水解酶→药物被氧化还原或水解
代谢物的生物活性与母药不同,并可产生毒性
第二期
转移酶→代谢物与葡萄糖醛酸、醋酸、氨基酸、谷胱 甘肽等结合,形成可溶解的代谢物
自胆汁或尿中排泄,大多毒性较低
细胞色素P450 是最重要的药物代谢酶
药物代谢可属第一期,也可属第二期,或二期兼有
肝功能受损时药动学改变
肝脏自身代谢和清除能力的降低
药物代谢清除减少
常见于严重的病毒性肝炎伴肝实质明显损害时
肝硬化门脉高压侧支循环的建立
减少了药物经肝脏的代谢和解毒作用
血清蛋白合成减少
药物游离部分增加
肝硬化大量腹水时细胞外液量增加
药物的分布容积增大,浓度降低
肝硬化门脉高压时胃肠道淤血、水肿
影响口服药物的吸收
损害部位对代谢的影响
肝小叶,影响明显
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
门脉区,影响不明显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早期
重症肝炎时抗菌药应用总体思路
肝功能减退对该类药物的药动学影响
(肝脏对药物的影响)
重症肝炎时该类药物对肝脏发生毒性
反应的可能性(药物对肝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