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02~2003学年第一学期《家畜传染病学》(B)卷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变化,这个过程称为感染。
2、疫源地:有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存在的地区称为疫源地。
3、检疫:遵照国家法律,运用强制手段和科学技术方法预防和阻断动物疾病的发生,以及疾病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间的传播。
4、地方流行性:在一定地区和畜群中,带有局限性传播特征的,并且是比较小规模流行的家畜传染病,可称为地方流行性。
5、疫病预防:采取各种措施将疫病排除于一个未受感染的畜群之外。
6、鸡马立克氏病:常见的一种鸡淋巴组织增生性传染病,以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和皮肤的单核性细胞浸润为特征,由一种疱疹病毒引起,传染性强。
7、猪瘟:是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传染的病毒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病急,高热稽留和细小血管壁变性,引起全身泛发性小点出血,脾梗死。急性猪瘟由强毒引起,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而弱毒感染不表现临床症状则可能不被觉察。
8、鸡传染性鼻炎:由鸡副嗜血杆菌所引起鸡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症状为鼻腔和窦的炎症,表现流涕,面部水肿和结膜炎。
9、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重要而复杂的人畜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在家畜中以猪、牛、犬的带菌率和发病率较高,临诊表现形式多样,主要有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出血性素质、流产、皮肤和粘膜坏死、水肿等。
10、猪繁殖和呼吸综合症:由病毒引起猪的一种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的传染病,其特征为厌食、发热,怀孕后期发生流产、死胎和木乃伊胎,幼龄仔猪发生呼吸道症状。
二、选择题
1、B 2、A、D 3、C、D 4、B 5、B、C 6、B、D 7、D 8、C、D;9、B、C 10、B
三、问答题
1、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偶蹄兽,偶见于人和其它动物。临诊上以口腔粘膜、蹄部及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为特征。FMDV易感动物多,毒力强,传播速度快,流行面广,病毒毒型较多,发病率高,杀伤力不高,主要影响生产性能。传染源是发病动物、隐性带毒者,羊感染后症状不明显,但可以排毒,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在牧区,该病一般深秋开始,冬天加剧,春天减轻,夏天几乎不发生。
防制:发现口蹄疫后,应迅速报告疫情,划定疫点、疫区,按“早、快、严、小”的原则,及时严格封锁,病畜及同群畜应隔离急宰,同时对病畜舍及污染的场所和用具等彻底消毒,对受威胁区的易感畜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在最后一头病畜痊愈或屠宰后14d,未再出现新的病例,经彻底消毒后可解除封锁。
2、猪细小病毒病:其特征是感染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产生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流产及病弱仔猪。母猪本身无明显症状。猪是已知惟一易感动物,不同年龄,性别的家猪和野猪都可以感染,本病常见于初产母猪,一般呈地方流行性或散发。怀孕30~50d之间感染时,主要产木乃伊胎;怀孕50~60d感染时多出现死产;怀孕70d感染的母猪则出现流产症状。
猪伪狂犬病: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体温升高,新生仔猪表现为神经症状,还可侵害消化系统。成年猪为隐性感染,妊娠母猪感染后可引起流产,死胎及呼吸系病状,无奇痒。本病也可以发生于其他家畜和野生动物。
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