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4、古诗两首教案.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4、古诗两首教案.doc

上传人:tmm958758 2016/7/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4、古诗两首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赠刘景文第一课时一、回忆导入,明确主题 1、同学们, 四季更迭, 秋天已然悄悄地来到我们跟前。关于“秋天”, 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课文,你还记得吗?(学生背诵相关片断) 2 、总结自己对秋天的经验。按句式说话:“在我的印象中,秋天_________________ 。” 3、在古代大诗人苏轼的心目中, 秋天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古诗《赠刘景文》。(一)释题 1 、读古诗题目(注意重点字音:赠) 2 、师简介诗人“苏轼”苏轼( 1037 — 1101 ) :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 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放,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上独具一格。(二)看图说话看图,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有一个小池塘,池塘里的荷叶已经枯萎,岸边开满了菊花) 这幅图画就是诗人苏轼当年和朋友们聚会时看到的景色, 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与他很谈得来。苏轼喝着酒, 非常高兴, 就写了这首诗送给刘景文。所以题目就叫《赠刘景文》。( 学生接读,提醒注意后鼻音) 二、初读感知,了解古诗大意 1 、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 、老师请一位小老师带领大家读生字。[ 出示生字] 3 、把这些生字放到诗句中会读吗?(个别读——齐读) [ 出示诗句] 三、写字教学 1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记字音字形,然后找小伙伴交流是否认识了。 2 、学生观察字形,交流怎样书写。 3 、教师示范,学生评价。刘:左右结构,“文”的第四笔改成“点”。枝、记:左右结构,注意要写得“左窄右宽”。首:下半部是“自”。 4 、学生描红、临写。小组展示,欣赏评价。四、再读感悟,理解词意 1 、自由读古诗,在诗中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圈出来。 2 、小组合作学****古诗⑴每人读一遍古诗。⑵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一起讨论。同桌互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 3 、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全班一起解答: 尽:没有了,在诗中指荷花凋谢了。残:是说菊花已经开败了。君须记:你一定要记住。五、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 1 、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想像画面。 2 、自由读诗,边读边看插图,理解诗意。 3 、汇报交流诗意。说说你懂了什么?读懂了那句就说那句。学生甲:第一句的意思是说荷花已经凋谢了。连擎雨的荷叶都枯萎了。课件演示“擎雨盖”帮助学生理解。学生乙: 第二句的意思是说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不怕寒冷。学生丙:第三句的意思是说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学生丁:第四句的意思是一年最好的景致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4 、多种方式朗读。第二课时一、细读品味 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所以读诗光读还不行, 还要边读边想, 看看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2 、反馈: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教学) (1 )荷尽提问: 夏日荷花是什么样子的? ( 当学生说不清时, 可引导背诵已学课文《荷花》片断, 板画“荷叶”理解“擎雨盖。) 再追问:到了秋末,荷花又变成什么样了?(出示“荷尽”图,理解“尽”。) 讨论:荷花凋谢了,荷叶枯萎了,诗人为什么还要写这里? 指导朗读:那你能通过朗读把荷花池的美丽表达出来吗? (个别读——女生读——齐读,教师随机评价:真好啊!真是看了还想看。) (2 )菊残提问:秋天的菊花在枯萎时与秋天的荷花有什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