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学课题: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 25 课《古诗两首》第二教时教学设计教案背景:镇江市润州区语文名师工作室子课题《古诗类课文有效教学基本式》的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我作为研究项目团队成员,镇江市孔家巷小学骨干教师, 执教四语《古诗两首·元日》研究课。教学方法:读写结合,通过由扶到放、循序渐进地有效教学过程的逐步推进所生长出来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真实美丽的水到渠成般的教学“生成”。教材分析:《元日》这首诗是王安石在神宗初年刚任宰相不久写的一首著名诗作。“元日”就是阴历正月初一。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力图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学习这首诗,重点在于让学生借助注解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情感。教学目标: 《元日》,理解古诗《元日》大意。 、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学习写作自己的“新古诗”。教学过程: (一) 创设童趣导入古诗《元日》课题 1 、你知道春节是什么时间啊?(农历正月初一)在古代,人们把农历正月初一叫作“元日”你喜欢过春节吗?为什么呢? 2 、无论何时何地,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很注重过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王安石所写的七言绝句《元日》,读经典之作,看看古人是怎样过年的? (二)感受童趣粗读《元日》古诗篇章 1、出示《元日》古诗请同学们自己去细读这首诗,给你提出三个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生自己连读) 2 、你们有信心读准、读懂古诗吗?谁敢来读给大家听听?(请一生读,随机点评)哪个同学认为比他读得还好? (再请一生读,师随机点评)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全班齐读) 3 、古诗还以他特有的节奏美吸引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你们认为该怎样读,才算读出了这首诗的节奏?(请一生说。课件示范)齐读。 4 、读出了节奏,还要能读懂古诗的意思,要读懂古诗的意思,首先要先理解诗中一些关键字词的意思。反复去读读这首诗,通过你的朗读、预习你都读懂了哪些关键词的意思? 5、和同桌讨论讨论,一起来交流 6 、老师也把这些关键词语的意思例举了出来,请一位同学读读。(出示这些关键词的意思) 7、再仔细读读,借助这些词语试着把古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先自己说说第 1、2两句的意思。小组内交流。指名说。 3、4两句呢?自己试试,小组内说,指名说。连起来把整首诗的意思说一说。小组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