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 14
《小鸟和牵牛花》教学设计
三毛艺术学校
王译婕
【教材分析】
《小鸟和牵牛花》是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阅读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课题已经明确交代了童话的两个主人公:小鸟和牵牛花,课文讲述了生病的小鸟得到牵牛花帮助的,既介绍了凤仙花,小草和牵牛花的某些特征,又表现了小伙伴间互相关爱的情怀。教材充分体现了本单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主题,也体现了本册教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编写特点。
【设计理念】
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读中感悟文章中蕴含的道理,努力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思维和感悟“人物”活动中,充分指导朗读,进一步加深理解和体验,使之所有感悟和思考,从而使学生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方法】
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合作交流,想像深入,启发创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小草、凤仙花及牵牛花等几种植物的生长特点。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本课的13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这篇童话故事,使学生认识到相互关爱、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并学习牵牛花等助人为乐、关爱他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牵牛花能陪生病的小鸟的原因。
【教学难点】
1、体会牵牛花、小草及凤仙花助人为乐、关爱他人的精神。
2、体会感悟不同植物,不同表现时不同的心态及当时语气,从而把握朗读技巧。
【教学准备】教学插图、图片、植物头饰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今天,老师可不是一个人来给大家上课,我还带来了一位伙伴,请竖起你们灵敏的耳朵,听听它是谁?(播放小鸟叫声)拿出小鸟头饰。
2、师:小鸟也不是自己来的,它是和它的好朋友一起来的,它的好朋友是谁呢?(播放歌曲:小小牵牛花)板书牵牛花
3、师:今天,我们就来听一个与这只小鸟和一株可爱的牵牛花有关的故事,好吗?(板书:和)这就是故事的名字,就是小鸟和牵牛花。
[设计运用音乐和图片揭示课题中的两位“主人公”更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以听故事的形式引出课题,适于儿童心理,更能引发学生想要“听”的欲望。]
二、口述故事,激欲课文。
1、师口述课文前两段,生认真听。
学生听完后问:小鸟住在哪里?小鸟怎么了?他病的严重吗?他想干什么?
[这一环节设计实际上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认真听的好习惯,同时也是为了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朗读故事内容做了一个示范。]
2、师:这只可怜的小鸟病的那么严重,又没有人陪,那么孤单,他怎么办呢?大家想知道故事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语文书上看看好吗?
[教师突然停止讲述故事,让学生要知道故事结局的欲望更加强烈,那么想要读故事的欲望也就更加强烈,为下一步随文识字做很好的铺垫。]
三、初读课文,识字通文
1、“小鸟和牵牛花”之间发生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请小朋友赶快把书本翻到171页,自己去读读!注意听清老师的要求: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旁边的拼音帮忙,读准每个字,读通每句话,并标上段落序号。
2、反馈。
出示词语:鸟窝 喇叭 榆树 凤仙花
缠在 陪你 终于 发愁 嗒嘀嗒
玩儿 蔓儿 冲着 蒙蒙亮
(1)、看,小鸟要来考考大家了。自己先读读!
(2)、哪位小朋友愿意来当当小老师领读?(适时指导儿化音“玩儿蔓儿”:
出示榆树和牵牛花的图片,讲解什么是“蔓儿”——看,这就是牵牛花的“蔓儿”,它一圈儿又一圈儿地缠在榆树上,向上爬呀爬!跟着老师再来读一遍。)
(3)、谁想读给大家听听?这样,一人读两个吧!(适时指导多音字“冲着 蒙蒙亮”)。
(4)、接下来小鸟还加大难度:去掉了拼音帽子并打乱了它们的顺序。我们来开列小火车!
四、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生字宝宝我们都认识了,那课文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小朋友再去快速地读一读课文,然后再想一想上面的填空!
出示:小鸟()了,它请()和()来陪它,可是它们都无能为力。最后,()自告奋勇地爬上了榆树和小鸟做伴。小鸟的病马上好了。
牵牛花帮助了生病的小鸟,那小鸟还有哪些朋友呢?
1、学习课文的第1自然段。
谁愿意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还有哪些朋友?你从哪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