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百善孝为先的小故事.docx

格式:docx   大小:42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百善孝为先的小故事.docx

上传人:779277932 2021/9/26 文件大小: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百善孝为先的小故事.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百善孝为先的小故事
篇一:家训小故事-百善孝为先
百善孝为先---家训故事
家训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训的烙印。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训,就有什么样的家风,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我就是在传统、朴实的家训要求下长大的……百善孝为先――这是父母对我经常讲的一句话。在我的成长的记忆中,父母一辈子没和人发生过争执,他们一直把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孝敬父母和老人看得很重。
百善孝为先――这是我在生活中的亲身体验。在父母的年代,兄弟姐妹多、人际关系复杂。作为老二的母亲,没有学习的机会,带大3个弟妹、做繁重的劳力是她青春的全部,一身嫁衣是她全部的家当,但母亲用她善良、有爱心的处事作风,做好女儿、儿媳的赡养义务。母亲在世时,有好吃的,首先想到老人、平时一有空就会去陪伴,70多岁的外公外婆由4个子女轮流照看,但50岁的母亲还是每周都要跑十几里路去看一下,她说:人老了,看一次少一次,而且他们喜欢我,看见我就很开心,一天不去就会站在路口等待……奶奶一辈子对母亲不太好,但奶奶老了,病了一直侍奉左右的却是母亲,母亲用博大的胸怀包容了奶奶的那颗孤独的心,89岁的奶奶临终时终于对
她流出感动的泪水。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感染着我们,侍奉公婆、赡养父母贵在平时用心。
百善孝为先――这也是我在生活中的亲力亲为。母亲在世时,我除了在物质条件上事无巨细地对母亲加以照顾和考虑,还更多的从精神层面与母亲沟通交流,让母亲感受到子女对母亲的依恋与不舍,让母亲感受到家庭给予她的温暖与关爱。现在父亲糖料病并得了脑梗并发症后,都是我及时把父亲接到东山住院治疗,忙前顾后,嘘寒问暖,让父亲家庭的温暖;对经常一个人在乡下住的父亲,我经常打电话问候,每星期至少回去一趟,并经常和爱人、孩子一起回去,为父亲做饭,静静坐在他身旁进行陪伴;每次回去都要彻底打扫卫生,做好几天的饭菜;都要给他洗澡换衣,洗衣服、晒被子;父亲身体不好,做儿女的在牵挂的同时也专门请了护工来家照顾,我们的一点点孝心激发了老人无限的满足感,逢人便表达儿女对自己的好。看到老人开开心心的生活,那就是我们作子女的最大幸福。
家训格言:百善孝为先
篇二:孝顺的小故事1

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