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语文教学中的文化植入.doc

格式:doc   大小:85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语文教学中的文化植入.doc

上传人:蓝天 2021/9/28 文件大小:8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语文教学中的文化植入.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语文教学中的文化植入■中学语文论文
语文教学中的文化植入
黄勇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语文学****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 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 趣。”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特级教师祝禧认为: 语文本身承载着文化,又是在文化的土壤中生长着的,如果语文课沦为单纯的学 科知识的传授,那么它必然会失去语文本身的特质和灵魂。因此,文化植入应该 是当今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文化植入呢?笔 者在日常教学中做了以下一些探索和实践。
-.微课题硏究
现行中小学语文教材蕴涵了道德礼仪、理想信念、文学艺术、民俗文化等 诸多传统文化知识。对于如此丰富的文化内容,如果我们只依赖于课堂有限的时 间进行文化的熏陶,那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中,我把”微课题硏究”引入语文 教学中,让学生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某一文化专题,进行资料的搜集, 整合,归纳;然后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成果交流和展示。”微课题硏究”在全面提 高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学****李煜的《相见欢》时,有学生提出,李煜在《虞美人》中写的是"小 楼昨夜叉东风”,这里为什么用”西楼” ?我知道,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比较复 杂的文化课题,它涉及中国古代的建筑学、风水学等领域,想要在一堂课上把它 讲清楚绝非易事。于是,在充分肯定该生的质疑精神后,我鼓励大家利用课余时 间进行微课题硏究,准备第二天文学专题课上交流展示。课后,同学们根据分组
情况,自行确定硏究形式和硏究方向,査阅和收集相关资料,有条不紊地着手准 备。第二天的文学专题课上,同学们信心满满地走上”班级讲坛”,进行成果展 示,有的制作了 PPT,有的拿出小组合作的小报……他们从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 占卜文化、风水文化甚至女性地位等方面展开了详尽的阐述,精辟独到的见解赢 得了掌声阵阵。课堂上,还有同学从李清照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谈到张养 浩的”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又从”西楼”引申到”西宫”、”西 厢"0最后大家一致得岀的结论是”西楼是相思和愁绪的代名词"0

课堂不仅要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是文化传播的主 阵地。教师要挖掘文本所蕴涵的文化元素,把教学内容作适当的延伸讲解,引领 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感知和积淀传统文化。课堂内容的延伸要把握好度,处 理好主次关系。适当的延伸拓展能够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也能 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课堂效率。例如,柳永的俪霖铃》中”今宵酒醒何 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作者为什么将虚拟的酒醒地点描述为"杨柳岸", 而不说"短松岗""野猪林"之类的地方,如果将此解释为这与中国传统****俗送 别时折杨柳赠别有关,也不算牵强。试想,此时都门夕卜设帐而别,以酒来解离别 之痛,可酒醉总有酒醒之时,醒在哪儿呢?欲明未明之时,从摇晃的小船望去, 天上一勾残月,顿叫人生出一股凄清之感,可月光之下、河堤之上,—排杨柳如 烟似雾,陡地叫人想起离别之时,而环顾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