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中医药瘟疫预防措施.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药瘟疫预防措施.doc

上传人:阿拉丁 2021/9/28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药瘟疫预防措施.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三分耕耘,一分收获
中医药瘟疫预防措施
2
中医药预防、治疗瘟疫历史悠久,在辨证预防、上报、隔离、辨证治疗等方面积累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促进了温病学的形成,有效抗击了数百次大型瘟疫,护佑了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该文认为,防治瘟疫应该摒弃伤寒、温病之争,以辨证论治为基本准绳,方能体现中医的精准化、个体化特点。
瘟疫;温疫论;预防;吴又可
瘟疫是具有强烈传染性,能引起广泛流行的急性传染病。疫,《说文解字》解释为:“疫,民皆疾也。”[1]瘟,《辞源》解释为:“疫病,人或牲畜、家禽所生的急性传染病。”《素问·刺法论》云:“黄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这是对瘟疫具有强烈传染性和病证相似的最初描述。《诸病源候论·温病诸候》载:“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2]说明瘟疫传染性极强、病死率极高。中国中医研究院2003年编辑出版的《中国疫病史鉴》记载,从西汉到清末两千多年,中国至少发生过321次大型瘟疫,自古至今中医药一直与瘟疫进行斗争,积累了大量上报、隔离、消毒、预防、中医药辨证和遣方用药的经验,从而保证了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和健康。
1瘟疫溯源
明·吴又可《温疫论》云:“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3]指出瘟疫的发病病因有别于其他疾病,与“非其时有其气”的六***病因有关但亦有别,其致病因素非常见的六***之邪,而是一种特殊的邪气。如《温疫论
三分耕耘,一分收获
3
·杂气论》所云:“大约病偏于一方,延门阖户,众人相同者,皆时行之气,即杂气为病也。”吴又可认为瘟疫之气不同于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所以命名曰杂气,并认为是杂气中易于致病、致病较严重的一种,提出“为病种种,是知气之不一也”。异气和杂气概念的提出,指出了瘟疫的病原与六气有关,可具有六气的不同属性,但又是特殊的一类病原,不仅传染性强,而且引发的疾病多种多样,各具特点,实际与西医运用还原论一直在寻找的传染病冠状病毒、埃博拉病毒等微生物致病学说是一致的,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病原学说。中医治疗瘟疫的优势在于有瘟疫防治理论———瘟疫学说[4]。瘟疫属于中医学外感疾病范畴,是特殊类型的外感时行疾病。吴又可认为,瘟疫的传播方式是“温疫自口鼻而入,伏于膜原”,有别于伤寒自孔窍侵入的途径。其认为瘟疫之邪从口鼻而入侵犯人体,有两种传染途径,“有天受,有传染,所感虽殊,其病则一”。这个传播途径基于脾开窍于口和肺开窍于鼻的基础理论,脾代表消化系统,肺代表呼吸系统,所以可以大致认为瘟疫多从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传染。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认识的加深,证实其也会通过其他途径传染,如通过皮毛接触传染已经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中医强调伤寒从皮毛入侵,但是口鼻亦可感受伤寒之邪,故而传染途径不能绝对,要根据客观情况以明确。吴又可认为,异气各有“特适性”和“偏中性”,突显了致病源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外邪中人,随体质而病证有别,素体阳虚之人多从寒化,素体热盛之人多从热化。疫邪的转归可以从热化燥伤阴,从寒生湿伤阳。可见,同一疫邪侵入人体,由于不同体质、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病程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型。故而治疗瘟疫也应该遵循中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思想,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三因制宜原则,其实还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具体演绎。感染瘟疫后,其预后何如?曹植《说疫气》载:
三分耕耘,一分收获
3
“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说明大疫的死亡率一直是极高的。很多瘟疫还可能出现后遗症,如脊髓灰质炎易遗留小儿瘫后遗症,天花治愈后常在脸部遗留麻子坑,在当今的医疗条件下也可能出现治疗后诸多不良反应,如2003年非典型病原体肺炎(简称“非典”)幸存下来的患者多出现股骨头坏死等后遗症。此医之痛,药之灾,疫之害也。
2预防措施
中医预防疾病有“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大基本原则,既适用于内伤病也适用于外感病,更适用于瘟疫病。《素问·刺法论》载:“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天牝从来。”此处提出两个预防疾病的基本原则,保存正气提高自身免疫力和避免接触传染源。保存正气与现代医学保证免疫力健全或者提高免疫力以预防、治疗瘟疫是一致的。无论何种瘟疫,都是由疫疠之邪侵袭,人体自身的正气不足以抵挡外邪所致。为了达到预防目的,需要增强人体正气,以抵御外邪。《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说明阴阳的偏盛偏衰是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