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docx

格式:docx   大小:2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docx

上传人:gooddoubi 2021/9/29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 (苏教版) 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质量检测
(时限  40分钟)
班级    姓名       等级
一、对号入座(将科学关键词填写在合适的横线上.)
大家在这一单元的科学学习中一定接触到了很多科学名词,认识了许多有趣的科学现象和丰富的客观事物。请将它们对号入座吧!
科学关键词:
平原、候风地动仪、天圆地方、石林、地形地貌、地壳的运动、风化、山地、水、火山、逐渐破碎、麦哲伦、破坏岩石
科学现象和客观事物:
1。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的猜想是    天圆地方  
  麦哲伦  
3。高原、平原、海洋与岛屿、山地、峡谷等构成了地球表面的 地形地貌
4。我们家乡的地形是   平原或者山地     
5。 水     
6。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是   火山  
7.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的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是   候风地动仪  
地壳的运动       
9。在长期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是   风化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冬夏天气冷暖反复的变化下会    逐渐破碎   
破坏岩石      
、流水、碳酸盐石材分解的共同作用形成的地表面貌是 石林 
二、火眼金睛(把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1。科学家根据(  ABD )等现象来推测地球内部的情况。
    ﻩC。地形地貌         D。地震
2。1961年,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搭乘“东方一号”飞船在太空飞行,这是人类第一次在遥远的太空观察到了(  B  )。
A。太阳ﻩ ﻩB。地球ﻩﻩ C。月球
3。下面关于地震来临时,保护自己的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ACD  ).
A。应尽快跑到空旷处  
C。躲在桌子旁边,等第一次地震波过后,迅速撤离
D.躲入像卫生间这样空间狭小而又有管道通气的地方
4。人类的(  BCD    )活动会改变地表。
ﻩB。围海造田ﻩ   ﻩC。开采矿石 D。拦河筑坝
5。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 C   )。
A。 ﻩ C。杨利伟
6。下面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B   ).
A。向大海倾倒垃圾    B。乱伐森林ﻩﻩC.改造沙漠
三、科学阅读
地球内部的秘密
科学家早就想钻孔探索地球的内部构造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人类钻孔的深度只能够到达14千米,如果把熟鸡蛋比做地球,就连蛋壳还没钻透呢!
但是科学家还用其他方法打探到地球内部的一些秘密:他们是通过地震和核试验时产生的地震波来猜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