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临床输血与检验
————血型血清学
1
编辑ppt
第一章 免疫血液学基础
第一节 血型和血型系统
一 血型
1900年,Landsteiner发现人类ABO血型,50年代中期起陆续发现 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清蛋白抗原及红细胞内酶的不同型
血型通常定义为血液各成分的遗传多态性(genetic polymorphism)
大部分血型属于免疫血液学范畴,但血型的检出并不都是用免疫学方法。
如 红细胞酶型、血清蛋白型——电泳法
HLA-D抗原——混合淋巴细胞保养法
2
编辑ppt
血型系统
定义 是指不同血型抗原之间的关系。
研究方法 采用群体调查,如果某一血型频率在另一血型系统各抗原中呈均匀分布,说明这两种血型抗原在遗传上各自独立,也可以说这两种血型抗原的基因位点在不同对的染色体上,服从自由组合规律;或在同一对染色体的不同位点上,但遗传距离甚远
控制ABO血型基因位于第九染色体
目前已检出的主要血型系统 :ABO、MNSs、P、Rh、Lutheran、Kell 、Lewis\Duffy\Kidd\Diego\Yt\Xg\Scianna\Dombrock\Colton\Landsteiner-Winer\Chido/Rodgers\Hh\Kx\Gerbich\Cromer\Konps\Indian\ 外加一个高频组抗原一个低频组抗原
3
编辑ppt
第二节 血型抗原
一.血型抗原的分布
血细胞表面和血浆蛋白分子中 --------如Rh抗原、粒细胞特异抗原、血小板特异抗原和Gm因子等。
血细胞和组织器官细胞分泌液共有 --------AB抗原、H抗原、HLA抗原、 Lewis抗原
4
编辑ppt
血型抗原的形成时间
1. 出生时已经形成的抗原
红细胞血型抗原:ABO、MMS、Rh、Kell、Dufty、Kidd、Lutheran、Diego、Yt、Dombrock、Colton、Scianna、Vel等系统及P1、Ba抗原
HLA抗原
粒细胞系统特异抗原和血小板系统的特异抗原
2.出生时有,以后逐渐消失的抗原:i抗原
3. 出生时无,以后逐渐抗原:I抗原逐渐形成,i抗原逐渐消失,人从出生18个月到两岁之间,变化从i(-)I(+)的过程。
5
编辑ppt
血型抗原的化学本质
种类:糖蛋白、脂蛋白、糖脂和蛋白质四种
糖蛋白:唾液中ABH抗原、Lewis、MWSs、HLA
脂蛋白:Rh抗原
糖脂:红细胞上血浆中ABH抗原、P血型抗原
蛋白质:Gm、Am和Em因子
多糖类抗原刺激――产生IgM抗体
蛋白质类抗刺激――产生IgG抗体
6
编辑ppt
抗原位点数和剂量效应
基因为纯合子时,抗原点位数多,与抗体反应强
基因为杂合子时,抗原点位数少,与抗体反应弱
剂量效应在MN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比较明显,在ABO血型系统等其他不明显。
7
编辑ppt
位置效应
指基因之间的相互影响使抗原呈表达降低。如这种影响发生在同一染色上的基因之间,称“顺式效应” 如CDE基因复合物产生的E抗原比cde基因复合物产生的E抗原量少
如这种影响发生在另一条同源色染色体上“反式效应”;例如基因型CDe/Cde和Cde/cDe前者产生D抗原大于后者,是形成Du型的原因
8
编辑ppt
复合抗原
受基因复合抗体控制,产生复合抗体、复合抗原只与复合抗体反应,如基因复合抗体Cde的产物有C、D、e三种抗原活性
9
编辑ppt
第三节 免疫耐受和自身免疫
与血型有关免疫耐受现象
一.一般情况: A型人不产生抗A
B型人不产生抗B
AB型人不产生抗A、抗B
特殊情况:A型人也不产生抗B
B型人也不产生抗A
Rh0(D)阴性妇女多次孕育 Rh0(D)阳性胎儿也未产生抗D,这种免疫耐 受现象可能是胚胎早期能触了因素的相应抗原 物质所致
10
编辑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