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24 人类疱疹病毒.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4 人类疱疹病毒.doc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12/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4 人类疱疹病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十四章人类疱疹病毒
P310 1学时
概述:
是一类中等大小有包膜病毒,根据生物学特性可分三个亚科。
分类
宿主范围
潜伏部位
所致疾病
α
单纯疱疹V(HSV),水痘-带状疱疹V(VZV)
广
感觉神经节
多部位单纯疱疹
水痘、带状疱疹
β
巨细胞V(CMV)

唾液腺、肾、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巨细胞包涵体病、先天性畸形、肝炎等
γ
EBV
最窄
B细胞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鼻咽癌 Burkitt瘤

球形,20面体,双股DNA,包膜病毒。
除EBV外均能在二倍体细胞核内复制,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核内噬酸性包涵体,形成多核巨细胞。
均具有增殖性感染和潜伏性感染,整合感染和先天性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HSV)
生物学性状:
分两种血清型:HSV-Ⅰ,HSV-Ⅱ
核心为两个互相接连的长片段(L)和短片段(S)组成的双股线状DNA;
3、现认为:HSV包膜表面有10--11种蛋白,其中gB,gD 与病毒感染的吸附有关, gD是两型HSV共同抗原决定簇产生中和抗体能力最强,也是研究亚单位疫苗最佳选择;
4、gC为HSV-1型特异性抗原,gG为HSV-2型特异性抗原,区别两型病毒
,还可根据细胞选择性试验、溴乙烯脱氧尿苷抗性实验、DNA内切酶谱和温度敏感性差异等来分型
,常用的实验动物有家兔、豚鼠、小鼠等。
致病性与免疫性
人群普遍易感。直接接触和性接触为主要途径。呼吸道也可传播。
病毒种类
好发年龄
好发部位
潜伏部位
垂直感染
HSV-Ⅰ
半岁以后的婴幼儿
牙龈、咽颊部粘膜
三叉神经节、颈上神经节
孕期早产流产、先天性畸形
HSV-Ⅱ
***
***
骶神经节
产时新生儿疱疹感染
快速诊断,可采用原位核酸杂交和PCR法检测病毒DNA,ELISA法检测病毒感染早期产生的I
gM。
防治:尚无特异性方法预防控制。有些药物对急性感染有较好疗效,但很难防止潜伏感染再发。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
生物学性状与HSV相似,只有1个血清型;
主要靶细胞为皮肤。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儿童期较轻,而***表现较重,易得重症水痘,孕妇还可引起胎儿畸形、流产或死产。
病愈后,病毒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中年以后如复发,感染部位沿感觉神经节支配的皮肤分布,串联成带状,故称带状疱疹。该病临床症状典型不需特殊检测。
减毒活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水痘感染和流行。
巨细胞病毒(CMV)
细胞病变特点是细胞肿大变园,核变大,核内出现周围绕有一轮“晕”的大型嗜酸性包涵体。
生物学性状
1、感染HCMV的细胞可释放不同的3种颗粒:典型病毒颗粒、致密颗粒和包膜颗粒;
2、典型病毒颗粒:核心,衣壳,被膜,包膜组成;
3、致密颗粒:皮层蛋白,包膜(无衣壳和DNA),存在于感染细胞质中;无感染性
4、包膜颗粒:有衣壳,无DNA,无感染性
5、病毒感染种属特异性高
6、病毒复制周期长,增殖缓慢
7、病毒基因表达时相蛋白质:分立即早期(IE蛋白,感染1h后)、早期蛋白(E蛋白,感染2~4h后)、晚期蛋白(L,感染约36h后);
8、病毒具有不稳定性,易被脂溶剂等灭活。
致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