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重要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措施.doc

格式:doc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重要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措施.doc

上传人:2028423509 2016/7/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重要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措施.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页眉... 页脚. 手术部位感染控制制度与措施一、手术前患者准备 1、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特别是感染性疾病。 2、控制感染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如纠正低氧血症、低蛋白血症, 控制血糖、鼓励病人戒烟等。 3、尽量缩短病人术前等待日。 4、提倡手术前夜用抗菌药皂洗澡。 5、避免不必要的备皮,确需备皮应术前即刻或在手术室进行 6、采用正确的术前皮肤准备方法: ①用消毒皂沐浴。②尽可能不除毛发, 如果需除毛发尽可能在术前剪毛。③严格进行手术区皮肤消毒,注意消毒范围与顺序。④铺无菌巾之前应对手术部位做标记,铺巾后不得移动无菌巾。无菌巾力求干燥,提倡使用防渗透材质的无菌巾。 7、如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手术患者皮肤切开前 30分钟—2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给予合理种类和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还需术前一天分次、足剂量给予非吸收性口服抗菌药物。二、手术工作人员准备 1、进入手术室前应修剪指甲,除去各类手部饰品,不可涂指甲油; 2、正确穿戴口罩、帽子、手术衣、无菌手套和规范的外科刷手; 3、有感染的人员不得进入手术室, 在未治愈前不应进行手术操作。三、手术中预防控制措施 1、保证手术室门关闭,尽量保持手术室正压通气,环境表面清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 2 、手术病人安置遵循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分开的原则,如果选择同一手术室应该先非感染性后感染性手术。 3、特殊感染病人(如气性坏疽等)手术须安置在“特殊感染手术间”进行, 医务人员严格控制操作人数,并执行隔离预防技术的规定,手术结束后对手术间进行终末消毒。 4、保证使用的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等达到灭菌水平。 5、手术中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和手卫生规范。页眉... 页脚. 6、若手术时间超过 3小时,或者手术时间长于所用抗菌药物半衰期的,或者失血量大于 1500 毫升的,手术中应当对患者追加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 7、手术人员尽量轻柔地接触组织,保持有效地止血,最大限度地减少组织损伤,彻底去除手术部位的坏死组织,避免形成死腔。 8、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需要局部降温的特殊手术执行具体专业要求。 9、冲洗手术部位时,应当使用温度为 37℃的无菌生理盐水等液体。 10、对于需要引流的手术切口,术中应当首选密闭负压引流,并尽量选择远离手术切口、位置合适的部位进行置管引流,确保引流充分。四、手术后的预防控制措施 1、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手术部位或者更换手术切口敷料前后应当进行手卫生。 2、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换药流程。 3、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根据病情尽早为患者拔除引流管。 4 、外科医师、护士要定时观察患者手术部位切口情况,出现分泌物时应当进行微生物培养,结合微生物报告及患者手术情况,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及时诊断、治疗和监测。页眉... 页脚.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控制制度与措施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 HAP (医院获得性肺炎)高危因素的患者,建议洗必泰漱口或口腔冲洗,每 2~6小时一次。 (尤其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早期下床活动。 ,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 ,应将床头抬高 30-45 °。 ,吸痰时应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