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0
文档名称: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案例与实践新编.ppt

格式:ppt   页数:8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案例与实践新编.ppt

上传人:s1188831 2016/7/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案例与实践新编.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Ⅱ) 1 案例与实践 Case Study 2 目录 Contents 案例 2:次贷危机中的汇丰银行与花旗银行实践: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案例 1:中外商业银行重大风险事件举例 3 商业银行风险的分类|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战略风险战略风险法律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声誉风险国家风险国家风险 34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重大事件 4 1994 年下半年起, 新加坡巴林期货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兼首席交易员里森在日本东京市场上做了一种十分复杂、期望值很高、风险也极大的衍生金融商品交易—日本日经指数期货,结果日经指数从 1995 年1月一路下滑, 使里森所持的多头头寸遭受重创, 为反败为胜, 他以赌徒心态来押宝日经 225 指数上涨, 继续从伦敦调入巨资买入大量期货合约, 最终惨败。 1995 年2月26日, 英国银行业的泰斗, 在世界 1000 家大银行中按核心资本排名第489 位, 有233 年辉煌历史的巴林银行, 因进行巨额金融期货投机交易, 造成 亿英镑的巨额亏损, 被迫宣布破产。 3月5日,荷兰国际( ING) 以1 英镑的象征价格, 宣布完全收购巴林银行。总行设在大板的日本大和银行, 驻纽约分行的交易部主任井口俊英从 1984 年开始在账外买卖美国债券, 由于在资金交易的前台、后台没有很好的隔离等原因, 1995 年9月26日使该银行遭受 11亿美元的巨额损失。大和银行是一家至 1995 年有 77年历史, 总资产 1, 820 亿美元, 位居日本商业银行第 13位,全球第 19位的大银行。由于家大业大, 虽未倒闭, 却信誉扫地,最后不得不走向同住友银行合并之路。巴林银行事件日本大和银行事件 55 (中国)银行高官涉案案例?2002 年10月10日, 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中国光大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朱小华受贿案一审宣判, 朱小华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5年, 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1997 年至 1999 年期间, 朱小华利用担任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光大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职务便利, 收受他人股票及现金折合人民币共计 万余元。?2003 年12月10日, 中国银行原行长王雪冰以“受贿罪”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 12年有期徒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重大事件(中国)非银行高官涉案案例?2004 年11月25日中行储蓄所全体员工***炒汇案: 中国银行北京的一个储蓄所里从所长到储蓄员的 6名平均年龄不到 33岁的女职工, 在10个月内挪用了 3, 000 万***同客户炒汇。?2005 年1月15日, 中行哈尔滨河松街支行行长高山内外勾结, 进行票据诈骗, 涉案金额达 10亿人民币。?2005 年3月24日, 银监会披露, 农业银行包头市分行汇通支行、东河支行在办理个人质押贷款和贴现业务中, 内外勾结,骗取银行贷款, 查明涉案资金累计 98 笔、金额 万元,涉案人员 43名。 66 第一, 大部分案件都根源于内控制度的执行不力。第二, 职务犯罪占了操作风险损失案件的绝大多数。中国商业银行大部分操作风险都与银行员工有关, 而且几乎都是有一定职务的员工利用职务之便所为。第三, 内外勾结作案。诈骗案件大部分都是银行内部人员内外勾结所为, 而且数额巨大。第四, 案件大部分发生在银行的分支机构。第五, 银行高官涉案。这是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一个突出特点, 银行高官涉案的操作风险事件, 给银行带来的损失较一般员工更为巨大。第一, 银行内部控制失效。在巴林银行案件中, 尼克·里森在巴林新加坡分部本人就是制度, 他分管交易和结算, 这种做法给了里森许多自己做决定的机会。日本大和银行的井口俊英负责前台交易, 后线结算和债券保管。如此三权集中于一身, 为井口俊英的进行违规交易提供了必要条件。第二, 银行内部关键人物所为。第三, 均为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衍生金融工具有巨大的杠杆作用, 极少的保证金就可进行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交易, 因此在带来高收益的同时, 蕴藏着极大的风险。第四, 均发生在离总行较远的分支机构。离总行较远的分支机构, 由于地域限制和委托代理关系造成的信息不对称, 很容易游离于总行的管控之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重大事件巴林银行、大和银行事件特点(中国)银行涉案事件特点 77 2009 年, 集团净息差为 % ,较上年下降 个百分点,但下半年以来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企稳回升态势。其中,中国内地人民币业务净息差为 % ,较上年下降 个百分点,但自年中以来持续上升,较上半年提高 个百分点;中国内地外币业务净息差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