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儿童挫折教育4200字
儿童挫折教育论文4200字(一):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挫折教育策略探究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开展,父母外出打工现象普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问题也日渐突出。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挫折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以及农村留守儿童挫折教育策略的探究,提出挫折教育进行的原那么与措施,形成农村挫折教育体系,提出挫折教育的具体办法,让他们多参与活动,运用情景磨炼与图文感染法,使他们能够乐观自信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失败;培养他们抗击压力与挫折的能力,提高留守儿童挫折耐受力;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挑战,继续奋斗的毅力,使留守儿童明白前进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同时提高他们的耐挫心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挫折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08〕03-0118-02
近年来,学术界对留守儿童挫折教育的研究逐渐多起来。如,有的学者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挫折教育,有的学者研究家庭中的儿童挫折教育,有的学者研究挫折教育的特征,还有学者将"家庭教育";和"幸福指数";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各方学者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研究,已经有局部学者将挫折教育同农村教育联系在一起。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研究只是一个较为笼统的概述,对于挫折教育的具体内容以及实施策略,仍然有待进一步论述。而且,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在城市小学留守儿童的挫折教育,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挫折教育研究不够充沛。通过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挫折教育策略的探究,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开展,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培养他们顽强的毅力,强化农村教师的理论素养,提高农村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挫折教育概述
挫折和困苦在人生道路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挫折一词在现代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压制、妨碍、使削弱或停顿,另一种是失败、失利。在古代,挫折主要是用来形容战争中的失败。然而,目前通常理解的挫折是心理层面的,指一个人在日常的生活中心理上遇到的妨碍和干扰,主要表现为情绪的失落、痛苦、沮丧、不安等。
西方将挫折教育看作是既能激发学生领悟幸福,又能激发其单独寻求幸福的本能,进而能够塑造其乐观的心态。从我国国内研究现状来看,把挫折教育视为一种旨在使受教育者增强抗挫的承受能力,使学生正确对待挫折的教育。挫折教育是在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师引导下,运用正确的办法、理论,通过设置一定的困难挫折的情景,增强受教育者的挫折耐受能力,以提高其对生活的适应能力。
二、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
通过访谈以及文献资料分析和相关新闻报道可知,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打工,家中只有老人抚养孩子。就挫折教育来说,虽然有这个意识,但没有系统的教育,或者对挫折教育有误解。虽然平时的教学中会有挫折教育活动,但是从师资力量和学校的重视程度来说仍然是不够的。留守儿童父母、监护人、农村学校教师等对挫折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深入,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认真面对。我主要运用随机访谈的方式,通过访谈某农村小学,并结合我在实习期间对一些留守儿童的察看分析,发现农村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