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课外阅读】项羽的军阵.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课外阅读】项羽的军阵.doc

上传人:1650986**** 2021/10/5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课外阅读】项羽的军阵.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课外阅读】项羽的军阵
内容提要: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记录了一个项羽学书不成、学剑又不成,学兵法又半途而废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司马迁搜集的民间传说,与真实的项羽相去甚远。项羽擅长用兵布阵。对此,刘邦刻骨铭心。《汉书·艺文志》著录“兵形势”十一家,其中有《项王》一篇。***文献记载的项羽阵法,仅见四隤山之战中的圆阵。
关键词:项羽 四隤山 圆阵
司马迁作《史记》,“网罗天下放失旧闻”,于项羽亦然。司马迁说:“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由此透露了司马迁作《史记·项羽本纪》亦“网罗天下放失旧闻”之信息。《史记·项羽本纪》记少年项羽云: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这个故事亦属司马迁“网罗天下放失旧闻”之一。民间流传的这个故事,旨在说明项羽为什么不能成就帝业。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这是唐人章碣的《焚书坑》诗。“刘项”指刘邦、项羽。宋人陈洎《过项羽庙》诗云:
八千弟子已投戈,夜帐犹闻怨楚歌。
学敌万人成底事,不思一个范增多。
然司马迁记载的这个故事与真实的项羽差之千里。
项羽遗存的唯一作品,是他在四面楚歌中创作的一首诗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
后世称此为“项羽吟”。“学书不成”的项羽,怎能吟出水平如此之诗?“学剑,又不成”的项羽,剑术却极高超,且看他生前最后一博:“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据此,“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乃天方夜谭。
项羽学兵法,又半途而废,亦属此类。与秦军、汉兵的战事证明,项羽擅长用兵。长于兵法。且以项羽用兵布阵说明之。
在战争中,军阵的威力是巨大的。西方著名军事家拿破仑曾对比过骑术不精但注重协同作战的法国骑兵与最擅长单兵格斗但不讲求协同作战的骑兵——马木留克兵的战斗力:
两个马木留克兵绝对能打赢三个法国兵;一百个法国兵与一百个马木留克兵势均力敌;三百个法国兵大都能战胜三百个马木留克兵,而一千个法国兵总能打败一千五百个马木留克兵。对兵力进行有机的配备,协同作战,则战斗力弱的军队可以发挥强大的威力。
这便是军阵的巨大作用。
故此,中国历史上的军事家无不注重阵法。
从今本《孙子兵法》来看,号为“历代谈兵之祖”的孙武很少谈论阵法,十三篇中仅三两处提及列阵,也极为简略。但是,不能据此断言孙武不重阵法。《汉书·艺文志》:“《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东汉人郑玄说八阵阵法始创于孙武[1]。《隋书·经籍志》著录《孙子八阵图》一卷,当即《汉书·艺文志》所云“图九卷”的一部分。
与《孙子兵法》相比,《孙膑兵法》更注重阵法。《孙膑兵法》三十篇,有四篇是专讲阵法的:《八阵》讲八种阵法的意义和原则;《十阵》讲各种阵法的运用;《十问》讲破敌军阵法的方法;《官一》讲八阵的变通。其余各篇也屡屡涉及阵法。《孙膑兵法·十阵》列举了十种阵法:
①“枋阵者,所以剸也”。 枋即方。剸,细割切肉貌,引伸为粉碎敌人。
②“圆阵者,所以槫也”。 槫,借为团,环形防御之意。
③“疏阵者,所以吠也”。吠,虚张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