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中学生物学法指导.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学生物学法指导.doc

上传人:yjjg0025 2021/10/5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学生物学法指导.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学生物学法指导的几点体会
龙江中学:钟燕辉
在中学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科的特点,教师应有准备、有目的、有措施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逐渐养成科学的思维****惯和科学的学****方法。下面我谈谈在这方面的几点体会。
启发联想                 
联想,是通过共同点把事曲联系起越来的过程。通过联想可以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一旦让学生掌握联想的方法,就能起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遗传的基本规律时,启发引导学生作如下联想:
1、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潭染色体分离,结果造成了同源染色体上的所有的基因发生了什么变化?(分离)
2、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中,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自由组合,引起了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发生了什么变化?(自由组合)。启发学生学会联想的方法,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引导对比 
对比,是将相近或相似的事物进行比较。它是了解事物个性和共性的一种思维方法。引导对比可以帮助学生弄懂易混、易错的知识点,有利于把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区别和联系,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减数分裂时,易与有丝分裂的概念相混淆,    但用对比的方法可以明确区分两种概念:
对比项目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形成的细胞种类
性细胞
体细胞
同源染色体是否联会


全过程细胞分裂的次数
二次
一次
染色体复制的次数
一次
一次
形成的子细胞数
四个或一个
二个
分裂前后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的变化
减半
不变
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虽然都有纺缍丝的出现,但两者的实质不同。
又如: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
比较项目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是否需氧
需氧
不需氧
呼吸部位
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细胞质基质
生成产物
二氧化碳和水
不彻底的氧化产物
生成ATP多少


相同点
氧化有机物,释放能量,生成ATP
利用对比的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从个别到一般的性质,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事物特性的理解。
总之,对比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教师应教会学生用对比的方法正确理解一毕易混、易错的的生物学知识。
三、积极思考
思考是通过思维活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在学****过程中,始终要把思考放在首要位置
,那么,应该怎样去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呢?
首先,要求学生通过思考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例:在讲完“植物的个体发育”一节后,可利用下题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
玉米的体细胞中含有10对染色体,一般情况下,它的子房细胞、卵细胞、和胚乳细胞中所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依次是
A、 10条、10条、10条                        B、10条、10条、10条
     C、10条、10条、10条                          D、10条、10条、10条
在课堂上,部分学生选A,这时让学生进行讨论,思考错的原因,再问学生时,部分学生选B。教师再引导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经大家的讨论,最后大部分学生回答的应选答案B。
通过该题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对子房和胚乳细胞的形成没有深入的思考,经启发后才知道子房是由体体细胞分化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