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浅谈古代诗词中的“豪放”概念.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古代诗词中的“豪放”概念.docx

上传人:凹凸漫 2021/10/5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古代诗词中的“豪放”概念.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古代诗词中的“豪放〞概念
浅谈古代诗词中的“豪放〞概念 “豪放〞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历来受到文论家的重视。传统词论中的“豪放派〞,更是直接以豪放二字命名,并左右整个词坛的半壁江山,文学作品和其艺术影响都蔚为大观。除词外,豪放诗也凭借其恢宏的气魄和浪漫的文采在古典诗歌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影响深远。在此我们就准备分别从诗论和词论两方面入手,讨论一下“豪放〞这个概念在文学理论中的具体表达和艺术特色。  一、诗论中的“豪放〞———以?二十四诗品为例?  署名为唐代司空图所作的?二十四诗品?中第十二条“豪放〞:观花匪禁,吞吐大荒。由道反气,处得以狂。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前招三辰,后引凤凰。晓策六鳌,濯足扶桑。  杨廷芝在?诗品浅解?中曾指出:“豪以内言,放以外言。〞、“豪那么我有可盖乎世,放那么物无可羁乎我〞;孙联奎在?诗品臆说?中指出:“惟有豪放之气,乃有豪放之诗。〞根据前人对?诗品?中此段文字的解读,我们不难看出:“豪〞倾向于指向一种内在的文学修养,杨廷芝“豪那么我有可盖乎世,放那么物无可羁乎我〞这一句评语,主要就是围绕创作主题“我〞而言的,这种修养与作者的气质相关,具有很强的主体性;“放〞那么是这种文学修养通过借助文字来表达时的一种姿态。豪放这种风格的形成是与作者内在的“道〞、“气〞分不开的:“由道反气〞是说豪气乃是由道所生的浩然之气,是孟子式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曹丕所论述的“文以气为主(?典论·论文?)〞;“真力弥满〞那么是说作者的道、气充分,修养深厚,所以付诸笔端的文字能“真力弥满〞有生命力。豪放是豪迈纵放的艺术风格,是一种宽阔雄大的文风,它与“刚健〞相类似,都属于阳刚之美的范畴。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刚健重在文字间的力量和气势,包括语言词汇的选择和吟咏朗读的句读问题,例如左思的咏史诗所选择的意象普遍具有清新刚健的特点,诗句语言铿锵有力;而豪放那么注重感情的奔放和想象力的驰骋,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诗,重在气魄飞腾。司空图首先分析了豪放风格的根本特点和形成原因,“吞吐〞句很好地说明了豪放诗风的特点是气魄宏放,能够“吞吐大荒〞。“大荒〞用作地名,最初来源于?山海经·大荒东经?,指荒远辽阔的地方,后来被用于诗歌创作中,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就有名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片开阔壮美的景象瞬间出现在眼前,一股俯仰天地间的豪放气魄也随之而生。在肯定“吞吐大荒〞的气魄同时,作者也认为豪放并非粗豪,“观花匪禁〞句就指出了它不会与诗人观花赏竹的细功夫相冲突。豪放的气度只是作者在表现内在情感时不矫饰、不做作的一种大气的风度,它同诗的描写对象和内容无关。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本有心,何求美人折!  这首诗,就以兰花、朱蕤等纤细的花草来写诗人的兴发感怀,诗人以秀美高洁的草木比喻自己的品质,并在诗歌的最后流露出自强不已,傲岸独立的豪迈气概。关于豪放的魄力,这首诗在字面上所带给读者的感受可能不如李白、高适、岑参等诗人的作品来得明显,但诗歌文字背后所藏的,作者的傲岸高洁,藐视黑暗的豪放气魄在精神上是不输于李、高诗的,所以著名的诗学家高棅在?唐诗品汇?中谈到:“张曲江公?感遇?等作,雅正冲淡,体合风骚,骎骎乎盛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