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心情随笔]生日絮语.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心情随笔]生日絮语.docx

上传人:changjinlai 2021/10/6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心情随笔]生日絮语.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i
[心情随笔]生日絮语
生日絮语
在宝宝到来的今年,父亲节与我的生日这两个有好处 的日子仅仅相隔几天。宝宝还有三个多月就要和我们见面 了。而6月23日,我年满二十九周岁,明年就要正式告 别“奔三”的日子了。
我其实还很年轻,老婆小清比我更年轻。 虽然有很多 尚未结婚的同学,但我心里其实是想早一点要孩子。 但因
为原先多在外地工作, 在家的时光不多,老婆去外地看我 的次数也屈指可数。 造人也就一再推迟。 但是,我向来明 白孩子虽然带来幸福, 但也是一个不小的职责。 刚结婚的 时候,不想为立刻为孩子所累,总是把计划排得很满, 不
论是工作计划或者业余生活, 显然没有给孩子留下充足的 余地。此刻宝宝即将呱呱坠地, 自然而然把我所有的其他
时光都给占完了。这是一种忙碌、 充实的幸福。所有完美
的计划无限期推迟, 哪怕是去临近其他县里的博物馆, 我
都要犹豫半天。虽然是突如其来,倒显得水到渠成。
自从小清怀孕,就常听父母提起当年他们怀孕那些事 儿,听起来我倒像是“局外人”, 但是我自我也时常想起 小时候的事,不管是刻苦学****调皮打闹, 有时会从脑海
2
的边缘闪过。
而我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当一个准爸爸、当一个奶爸, 乃至于当一个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的爸爸。想这些弄 得我有些疲惫,等把这些事情做完了,我也将近退休, 开
始晚年生活了。恐怕到那时候,我也不能按我此刻的理想, 与老婆遍游四海,或是远游归来,相谈忆旧,满架诗书, 美酒香茗。
理想和现实有很多差距, 一方面现实发展很快, 小学 课文里有1984年的通讯《北京立交桥》,此刻首都却成了
“首堵”,当年没有几个人买得起车,此刻买车容易, 上
路太难。另一方面是有些当年的理想太幼稚。比如, 我很 爱读书,小时候有个梦想就是当读书管理员,爱好书法, 就想成为书法家。之后发现,这些至多就是我的爱好,并 不是我的理想。当然并不是说我的这些理想不能混饭吃, 只是这些并不能称之为我的理想,我有些“叶公好龙”, 甚至有些“见异思迁”。我的理想是什么,我也并不确定, 但至少能够肯定我是有理想的, 或许它不断在变化,但是
我却一向在努力。爱好没有放下, 温饱也务必要解决, 在
这方面,鱼和熊掌是能够兼而有之的。 就像高晓松转述他 母亲的那就话:“生活中不只是眼前的苟且, 还有诗和远
方”。
4
我和小清也有不少梦想,流水账式的那一部分看起来
已经实现了,无非结婚、买房、生儿育女,而且就像课程 表一样分散开来,没有堵车式的扎堆,当然还有我回家工 作,虽然并不在计划内, 但显然增加了我们的幸福感。 即
使有五十公里的距离,但对以前远隔海天的我们来说不算 什么,之后我又找了拼车群,租来的房子有了新租客, 这
样我每一天都能回家,我们就实现了朝夕相处的愿望。
像每个家庭一样,我俩都很忙,她埋头于繁杂的学校 事务,而我则在新单位踏实工作,好在劳动强度降低了, 爸妈也不必桂念我的安全, 而且能够养成“小白脸”。 至 于我们的梦想,怀孕之后, 读书只能见缝插针,一部分透 过听书来实现,读书心得、热点话题都成了我俩“卧谈 会”的资料。至于旅行的想法,只能沦为纸上谈兵,厦门、 天津只能沉睡在我们的旅行清单里, 而那些更遥远的异域
风光则只能停留在我们的脑海里。 我们的旅行梦想只能蜷
缩在小县城里,无非看花、探亲、观海一类而已。满架的 藏书在诉说着我俩用“读万卷书”暂时代替“行万里 路”的妥协,退而求其次未尝不是一种生活智慧。
这天重读新买的《我们始终牵手旅行》,发现这两口 子也很有意思。左手没有如愿考入中文或新闻系, 而是学
了政府管理,但却放下了公务员面试, 进了一家图片公司
工作。而爱好摄影的张千里, 因为当时的本科没有摄影专 业,转而学了金融,之后又放下银行的工作,成为了报社 社会新闻的摄影记者。有好多著名作家, 比如契诃夫、渡
4
边淳一、毕淑敏、余华、冯唐,你也许明白其中的大多数, 但是他们以前有一个共同的职业, 那就是医生。而孙中山
先生、鲁迅先生也都曾学医。所以一个人的理想和现实、 爱好和职业、工作和专业, 未必关系就很大,不必作茧自 缚。
孩子不论是帅哥或是美女,甚至不必要是个帅哥或是 美女,看得过去就行。起码身体健康、品行端正,我不会 教育他“人性本恶”,但要教会他“防人之心不可无”。 在他还没有梦想时候,多教他一些东西,比如文学、音乐、 书法等等,和他同读书、共生游,这些也不是要灌输给他, 也不是必定要赢在起跑线上, 只是期望他生活得快乐, 有 些兴趣爱好,有个完美的童年。对这个社会多些了解和认 识,知识面宽一点,脑子灵活一点,就够了。
我们也许不能确定孩子的人生会如何, 但是我们仍然
要给他们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