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文档名称:

《红军不怕远征难》课件2.ppt

格式:ppt   大小:5,659KB   页数:4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红军不怕远征难》课件2.ppt

上传人:465784244 2021/10/6 文件大小:5.5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红军不怕远征难》课件2.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红军不怕远征难
第15课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 五十一分。
《七律·长征》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 五十一分。
中国的长征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远征,不是一次军事战役,不是一次军事胜利。中国的长征是人们求生存的斗争的胜利,是一次从蒋介石的魔爪下死里逃生的可怕而又没有休止的退却,是一场好几次都险些全军覆没但又绝处逢生的战斗。
——<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长征》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 五十一分。

学生自学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呢?
2、长征开始后,红军又遇到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呢?
自主学****一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 五十一分。
蒋介石手书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要抵抗外来侵略,必先求得国内统一)
蒋介石“围剿”红军手令
井冈山会师,形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部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到1930年,全国建立革命根据地15个,红军发展到6多万人。面对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极大恐慌。从1930年10月到1933年3月,蒋介石调集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了四次大规模的“围剿”。1933年秋,蒋介石又调集100万军队向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围剿”。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 五十一分。
时间
军队人数
敌 我
领导人
战略战术
结果
第一至四次
第五次
一、红军的反“围剿”:
1930年

1933年
10万 4万
20万 3万
30万 3万
50万 7万
毛泽东
(前三次)
周恩来
朱德
(第四次)
胜利
博古
李德
失败
避敌主力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分散兵力,进攻冒险,防御保守。
1933年

1934年
100万 8万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 五十一分。
秦邦宪

化名博古(俄语“上帝”音译)
江苏无锡城内中市桥巷人
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之一
李德[奥托·布劳恩]

又名华夫 曾用名李特罗夫
德国慕尼黑人
共产国际派中国红色政权军事顾问
王明

原名陈绍禹(一说玉)
安徽金寨县(今属六安市)人
中共前期重要领导人之一
由于党中央主要领导人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 五十一分。
红军长征的原因
蒋介石
发动第五次
“围剿”
“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方针和政策
红军
反“围剿”
的失败
红军陷于内外交困
长征开始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 五十一分。
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
战略转移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8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踏上了向西突围的漫漫征途。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 五十一分。










西
瑞金
江 西
湖 南
福 建


广 西
西 康
四 川



毛尔盖
贵阳



遵义



遵义会议








线
云 南
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最大的败仗是湘江战役。1934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下,同国民党军队在湘江地区浴血奋战,损失巨大,红军从长征开始时的86000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
蒋介石调集重兵,在红军通往湘西的道路上,布置新的防线。若红军继续西进,无异虎口投食。在这危急关头,毛泽东提出弃湘西、取贵州的主张,得到多数人赞同。红军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城。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 五十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