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法考《刑法》复习题集(第1295篇).doc

格式:doc   大小:95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法考《刑法》复习题集(第1295篇).doc

上传人:小健 2021/10/7 文件大小:9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法考《刑法》复习题集(第1295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9年国家法考《刑法》职业资格考前练****br/>一、单选题
吴某被甲、乙合法追捕。吴某的枪中只有一发子弹,认识到开枪既可能打死甲也可能打死 乙。设定吴某对甲、乙均有***故意,下列哪一分析是正确的?
A、 如吴某一枪没有打中甲和乙,子弹从甲与乙的中间穿过,则对甲、乙均成立故意杀 人罪未遂
B、 如吴某一枪打中了甲,致甲死亡,则对甲成立故意***罪既遂,对乙成立故意*** 罪未遂,实行数罪并罚
C、 如吴某一枪同时打中甲和乙,致甲死亡、乙重伤,则对甲成立故意***罪既遂,对 乙仅成立故意伤害罪
D、 如吴某一枪同时打中甲和乙,致甲、乙死亡,则对甲、乙均成立故意***罪既遂, 实行数罪并罚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罪刑法定的表述,下列哪一理解是不准确的?(2011年卷二1题, 单选)
A、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罪刑法定是依法治国在刑法领域的集中体现
B、 权力制约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罪刑法定充分体现了权力制约
C、 人民民主是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罪刑法定同样以此为思想基础
D、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网民对根据《刑法》规定作出的判决持异议 时,应当根据民意判决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关于事实认识错误,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4年卷二7题,单选)
A、 甲本欲电话诈骗乙,但拨错了号码,对接听电话的丙实施了诈骗,骗取丙大量财物。 甲的行为属于对象错误,成立诈骗既遂
B、 甲本欲枪杀乙,但由于未能瞄准,将乙身旁的丙杀死。无论根据什么学说,甲的行 为都成立故意***既遂
C、 事前的故意属于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按照法定符合说,应按犯罪既遂处理
D、 甲将吴某的照片交给乙,让乙杀吴,但乙误将王某当成吴某予以杀害。乙是对象错 误,按照教唆犯从属于实行犯的原理,甲也是对象错误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2010年某日,甲到乙家,发现乙家徒四壁。见桌上一块玉坠,断定是不值钱的仿制品,甲 便顺手拿走。后甲对丙谎称玉坠乃秦代文物,值
5万元,丙以3万元买下。经鉴定乃清代玉坠,
市值5000元。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3年卷二6题,单选)
A、 甲断定玉坠为不值钱的仿制品具有一定根据,对“数额较大”没有认识,缺乏盗窃犯 罪故意,不构成盗窃罪
B、 甲将所盗玉坠卖给丙,具有可罚性,不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
C、 不应追究甲盗窃玉坠的刑事责任,但应追究甲诈骗丙的刑事责任
D、 甲诈骗丙的诈骗数额为5万元,其中3万元既遂,2万元未遂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乙基于***故意正在对妇女实施暴力,甲出于义愤对乙进行攻击,客观上阻止了乙的*** 行为。
观点:
正当防卫不需要有防卫认识
正当防卫只需要防卫认识,即只要求防卫人认识到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正当防卫只需要防卫意志,即只要求防卫人具有保护合法权益的意图
正当防卫既需要有防卫认识,也需要有防卫意志结论:
甲成立正当防卫
甲不成立正当防卫
就上述案情,观点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哪一选项?(2011年卷二7题,单选)
A、 观点①观点②与a结论对应;观点③观点④与b结论对应
B、 观点①观点③与a结论对应;观点②观点④与b结论对应
C、 观点②观点③与a结论对应;观点①观点④与b结论对应
D、 观点①观点④与a结论对应;观点②观点③与b结论对应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甲(民营企业销售经理)因合同诈骗罪被捕。在侦查期间,甲主动供述曾向国家工作人员乙 行贿9万元,司法机关遂对乙进行追诉。后查明,甲的行为属于单位行贿,行贿数额尚未达 到单位行贿罪的定罪标准。甲的主动供述构成下列哪一量刑情节?
A、 坦白
B、 立功
C、 自首
D、 准自首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5年卷二1题,单选)
A、甲跳楼***,砸死行人乙。这属于低概率事件,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无因果关
B、 集资诈骗案中,如出资人有明显的贪利动机,就不能认定非法集资行为与资金被骗 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C、 甲驾车将乙撞死后逃逸,第三人丙拿走乙包中贵重财物。甲的肇事行为与乙的财产 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
D、 司法解释规定,虽交通肇事重伤3人以上但负事故次要责任的,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这说明即使有条件关系,也不一定能将结果归责于行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关于罪数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7年卷二8题,单选)
A、 甲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而盗窃国家机关证件,并持该证件招摇撞骗。 甲成立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和招摇撞骗罪,数罪并罚
B、 乙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行驶20公里后,不慎撞死路人张某。因已发生实害结 果,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