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陶行知教育小故事
陶行知教育小故事你听过哪些,以下的陶行知教育小故事相关文章,一起来阅读欣赏吧。
陶行知教育小故事【1】
蜻蜓的故事
一天午后,一群小小孩子在田间的小路上奔跑,追逐着一只蜻蜒。
蜻蜒闪着绿莹莹的大眼睛,颤抖着翅膀,惊慌地上下乱飞。
也许是被追赶得昏了头,突然,猛地撞在树干上摔了下来。
翠贞扑上去捉住了它,几个孩子抢着要,叫着嚷着,闹成一团。
陶行知恰好从村里走出来,孩子们看见了他,齐声欢叫:“陶先生!陶先生!〞陶先生停下脚步,见他们的捉蜻蜒玩,便慈祥地抚着翠贞的〞枳游剩“翠贞,你知道蜻蜒吃什么吗?〞
翠贞想了一下,答复道:“吃虫子。〞
“吃露水〞。
另一个男孩说。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着说:“吃草,吃树叶,吃泥土!〞
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说:“还是翠贞说得对。
蜻蜒吃虫子,苍蝇、蚊子、水里孑孓它都吃,你们说蜻蜒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
翠贞点点头。
陶行知从她手里取过蜻蜒,高高举起,阳光下,蜻蜒的圆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
陶先生又问:“蜻蜒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
“蜻蜒用尾巴在河里点水。〞
“尾巴是指方向的。〞
陶行知将蜻蜒小心地翻过去,指着它的尾巴说:“你们看,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
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
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接着他将蜻蜒的头部对着孩子们说:“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有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孩子们入神地听着,一个小男孩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地抚了一下蜻蜒的尾巴。
陶行知将蜻蜒举在眼前,用商量的口吻说:“蜻蜒是吃害虫的,它是人类的朋友,放了它,让它为我们去消灭害虫,好不好?〞说着把蜻蜒还给翠贞。
翠贞看看小伙伴们,孩子们纷纷说:“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翠贞张开小手将蜻蜒往上一送,蜻蜒忽地坠落下来,在地上挣扎了几下,又展开翅膀向空中飞去。
陶先生说:“孩子们,我们观察生物,切不可将它捉来弄死。
一只蜻蜒一年可以为人类消灭成千上万只蚊子。
你们看,它在大自然中飞来飞去,多么自在,多么活泼!〞
蜻蜒在空中飞了几圈,很快飞到流水潺潺的河面上,俯冲上升,盘旋翻飞。
孩子们注视着它,欢呼着:“嗬,在跳舞呢,看!〞
陶行知便由此想到许多学校的生物课,都是将活生生的东西弄死,做成标本,他屡次指出:“生物课不要变成死物课,‘生物陈列所’不要变成‘僵尸陈列所’,更不要在无意中培养孩子们残忍的天性。〞他主张把孩子们带到大自然中去。
要认识青蛙,可以到河边去观察,要认识小鸟,可以到树林里去。
这样,才能观察到真正的生物,孩子们才能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
陶行知的十个教育故事【2】
1稿费的故事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人民教育家。
他有一句名言:“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他非常重视国民教育,认为“教育是共和国的保障〞,因此,他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教育〞这一大事中来。
1923年,他组织了平民教育促进会,编写?平民千字课?,奔波于全民教育。
他把?平民千字课?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