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8
文档名称:

【培训课件】班组建设与5S管理培训教材.ppt

格式:ppt   页数:5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培训课件】班组建设与5S管理培训教材.ppt

上传人:策划大师 2011/12/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培训课件】班组建设与5S管理培训教材.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班组建设与5S管理
一、班组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1、班组是完成运营任务的基本单位。班组作为构成运营工作的基本单位,承担着收费运营工作任务。班组管理水平高低、班组人员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收费服务质量,影响着年、月征收计划和各项指标的完成。若每个班组都能做到以熟练的业务和良好精神风貌面对客户,都能够严格的执行政策、执行制度和工作程序,就为公司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打下了基础。
2、班组是运营管理的基础。
班组是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具体工作落实的最终实施单位。要实现运营管理规范化,首先要实现班组管理单元的规范化,并通过班组管理抓落实,提高业务技能,降低成本、提高收费服务质量。每个班组的管理达到了制度化、规范化,也就为运营管理上层面,跨台阶提供了先决条件。
3、班组是进行队伍建设、提高员工素质的基本场所。
班组人员朝夕相处、同苦同乐,相互了解、相互信任,便于开展思想政治、业务技能、文化知识的培训工作。通过学习政治理论、业务和文化知识,激发员工积极向上的热情,消除歪风邪气等不良倾向。抓实班组教育,也就把握了员工素质提高的途径。
班组建设发展的五个阶段
第五阶段
第四阶段
第三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
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班组模式——以班组的隐性、显性知识扩散、共享、应用、革新的运作管理为支撑,以班组人文建设为核心,以培育全员能力素质为根本来提升班组绩效,塑造核心竞争力。
以六大功能驱动为基础的6T的班组建设——与第五级班组相比,缺少知识管理基础,有一定的局限性
以结果为导向的模式——强调目标的实现但没重视以人为本,理论上渴求成功,现实上冲突。
以5大员为核心的模式——将班组人员分成2类 制造冲突,违背了全员管理和参与的原则。
以班组长个人为核心的模式——完全依赖 班组长个人技能,员工潜能未发挥,容易 造成班组长与组员之间的对立
企业在基层班组建设中存在的误区
1. 班组建设有要求而无氛围
班组建设硬件投入多,而软件投入少
3. 重视制度建设,而忽略文化管理
4. 强调了物质奖惩,而忽略了精神培育
5. 重视现场管理,而忽略了人的素养管理
6. 班组长业务能力强,而管理能力弱
7、班长个人冲锋在前,而班组成员消极滞后
全面质量管理中的PDCA循环
企业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是PDCA循环,PDCA是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的简称,是全面质量管理反复经过的四个阶段。
1、PDCA循环的工作原理
PDCA循环的过程,就是企业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使质量和质量管理水平不断呈阶梯状上升的过程。
2、PDCA循环的步骤
每一个PDCA循环可概括为四个阶段、八个步骤:
P阶段:
(1)寻找质量问题。
(2)寻找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
(3)从各种原因中,找出对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即主要原因。
(4)针对原因,研究措施,制定对策和计划。
D阶段:
(5)按预定计划的对策,认真执行。
C阶段:
(6)检查执行效果。
A阶段:
(7)巩固成绩,进行标准化。
(8)寻找遗留问题,为下一个PDCA循环提供依据。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