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让孩子去劳动是最好的劳动教育.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让孩子去劳动是最好的劳动教育.docx

上传人:szjw240 2021/10/7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让孩子去劳动是最好的劳动教育.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让孩子去劳动是最好的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为什么在实践层面这么难破局?我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主要原因还是对于劳动教育重要性没有认识到位。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主要包含三方面思想,一是强调人是劳动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二是强调劳动是人类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在劳动过程中,一方面同自然界发生关系,另一方面在人们之间又结成了生产关系;三是强调劳动是促使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不是精神、意志、神灵,而是人的劳动实践。可以说劳动创造了人存在的价值,也是每个人幸福生活的基础,我们每个人的学****其目的都是为了将来能有质量地实现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社会和家庭做贡献,在劳动中实现自身价值。
当然,广义上来说孩子们的文化学****是一种脑力劳动,但是《意见》指向的劳动教育主要是指孩子们的体力劳动和社会实践,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这方面的劳动教育如何真正能够实现突破?我认为,最好的劳动教育就是要让孩子去劳动。
从家庭教育层面上看,劳动教育就是要让孩子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但是我们的家长普遍舍不得让孩子做家务。实际上,“你越不舍得用孩子,孩子就越不中用。”
哈佛大学的学者曾经做过这样一项研究,得出了一个很多人意料之外的结论:跟踪那些从小爱干家务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发现,成年后,前后者的就业比例为15:1,犯罪比例为1:10,且前者离婚率更低,心理疾病的患病率也低。家务劳动能让孩子觉得自己在家里被需要,从小养
成自理、自立、自强,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正因为如此,犹太人父母就非常重视孩子们从小养成做家务的****惯,一个宝宝从2、3岁开始,便要参与家务活,并且还有固定的家务岗位。据统计,,,,其中部分孩子甚至没有家务的****惯,这是我们现在很多大学生懒就业、不就业的起因。
从学校教育层面上看,我们课程中是有劳动技术课的,学校的劳动形式还有——打扫校园卫生,打扫教室卫生,打扫寝室卫生,参与学校的公益劳动,某个时段学校会组织学农、学工等社会实践。问题是,这些劳动教育“劳”没有、“动”不够。劳动教育要有效果,一定要让孩子们体会到劳动的辛劳并形成一定的技能,劳动劳动,就是长时间地做某项工作才叫劳动,短时间做做手工、捡捡垃圾只能叫生活体验,有的时候老师还会把劳动当做惩罚的手段,那更是违反了劳动教育的初衷。学校劳动教育,最好的方法是设置各种各样的真实岗位,让孩子们去承担,比如设置校园保洁、绿化养护、食堂执勤、红十字救护等岗位让孩子们长时间去完成任务,也可以设置比如出黑板报、组织设计活动、参与校园广播电视台等创造性劳动岗位,把在劳动技术课里学到的技能用到为同学为学校服务的实践当中去。
只要学校开动脑筋,校园里就会有无数的劳动岗位,劳动教育才会有声有色,真实有效。我甚至认为,普通高中应该拿出整一个学期,让孩子们去职业学校学****学会某一项劳动技能,深度体验劳动的艰苦和快乐,感悟****总书记说的“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
劳动最美丽的道理”。
我是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