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是猫》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我注重体现以 读”为本的理念,通过默读、范读、 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孩子们在读中去感悟。我引导孩子们 带着问题、层层深入地开展多种形式的 犊”。我设计了如下问题: 猫 在偷吃年糕时发现了哪几条真理?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的?你 觉得哪些情景最可笑?为什么? ”孩子们在反复朗读、小组交流中顺 利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但在教学中出现了小漏洞,对文本的体会感悟 不深刻。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们来说,令他们捧腹大笑的是小猫偷 吃年糕被粘住时的狼狈不堪的场景,是让他们最感兴趣的地方。止匕时, 孩子们的体会感悟只是停留在这只猫让人感到好笑的层面上, 对深层
的寓意(对弱者的同情,对社会的人情冷漠的不满与愤恨)体会得根 本不到位。这可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呀?没有突破教学重点, 本课岂不 是要失败了吗?我连忙进行适时点拨: 孩子们,请看文中的插图,
谁能描述出画面的内容? "(孩子们能从多种角度、人物的表情、动 作、心理对画面进行了描述。)紧接着我进行追问,拓展升华: 如
果你是这只因偷吃年糕而上演了这场丑戏、被别人嘲笑的猫,你的心 里会想些什么? ”在这样的引导下,让孩子们进行换位思考,就自然 地领悟到 不满",贯恨”、需要同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突破了, 这是我和孩子们学习本课的最大收获,也使本课的情感目标达到了理 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