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八章 板块构造与火成岩组合
1. 大洋中脊的火成岩组合
2. 会聚板块边界的火成岩组合
岛弧
大陆边缘弧
3. 陆-陆碰撞带的火成岩组合
4. 板块内部的火成岩组合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 一分。
地球中火成岩的分布
1. 洋中脊(Mid-ocean Ridges)
2. 陆内裂谷(Intracontinental Rifts)
3. 岛弧(Island Arcs)
4. 活动大陆边缘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s)
5. 弧后盆地(Back-arc basins)
6. 洋岛玄武岩(Ocean Island basalts)
7. 各种各样的陆内火成岩
(Miscellaneous Intra-Continental Activity)
金伯利岩(kimberlites) ,
碳酸岩(carbonatites) ,
斜长岩( anorthosites)...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 一分。
1. 大洋中脊的火成岩组合
火成岩组合与蛇绿岩套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 一分。
大洋地壳和
上地幔结构
典型蛇绿岩
Typical Ophiolite
Lithology and thickness of a typical ophiolite sequence, based on the Samial Ophiolite in Oman.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 一分。
洋中脊岩浆房
成 因 模 式
半持久性
分离结晶 ® 形成MORB 岩浆
来自下部新的、原始MORB岩浆的周期性注入
岩浆注入到顶部张性断层形成岩墙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 一分。
岩浆在岩浆房的顶部和边部结晶 形成连续的辉长岩层 (layer 3)
密度较大的橄榄石和辉石晶体下沉 形成超镁铁质岩堆积体 (layer 4)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 一分。
2. 会聚板块边界的火成岩组合
岛弧
大陆边缘弧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 一分。
Ocean-ocean 岛弧Island Arc (IA)
Ocean-continent 大陆弧Continental Arc or
活动大陆边缘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 (ACM)
与造山火山作用和深成作用相关的俯冲带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 一分。
Structure of an Island Arc
典型岛弧的剖面示意图
HFU= heat flow unit ( x 10-6 joules/cm2/sec)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 一分。
岛弧火山岩
Volcanic Rocks of Island Arcs
构造复杂和岩系多样
玄武安山岩和安山岩比例大
大多数安山岩产于俯冲带的位置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 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