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怀疑与学问》教案设计-教学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怀疑与学问》教案设计-教学教案.docx

上传人:cby201601 2021/10/8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怀疑与学问》教案设计-教学教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K12学****教育
《怀疑与学问》教案设计-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 对比论证法。
2学****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语 言。
“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二、难点、重点分析
.是怎样引用古人的话作为道理的论据来论证的?找 由引用的句子,研究它们的作用,领会引用的精要,与论点 切合和引用后阐释等特点。除了引用,还运用了哪些方法? 试举例说明。
分析:引用古代大学者的话作为论据,对于增强文章的 说服力起了重要的作用。开头引用古代两位著名的大学问家 的话,既用他俩的经验之谈作论点, 又作论据,颇具说服力 程颐的“学者要先会疑”和张载的“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 学;学则须疑”两句话的意思概括起来就是:做学问要善于 提由问题。中间引用了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并作阐 释:“这也就是教我们要有一点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 迷信。”引话十分精当,与该段的分论点十分切合。
.谈到要有怀疑精神,而《说谦虚》一文谈到要谦虚, K12学****教育
两者之间有没有矛盾?为什么?
K12学****教育
分析:“怀疑”与“谦虚”对于我们都需要,两者并不 矛盾。“怀疑”是指在学****过程中为了求得真知而独立思考,
“谦虚”是指应承认自己的知识的不足而渴求新知。两者之 间的关系是谦虚才能求知,而求知须经怀疑,以力求真知。 因此,两者都是我们在认识世界过程中所需要的:我们既要 有谦虚精神,又要有怀疑精神,这是唯物辩证法在治学观点 上的应用。
.多次运用对比论证,一共有几处?
分析:“共有四处运用对比论证。一、第 4段“我们信
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从正反两方 面说理,阐明“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 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之因;二、第5段“因 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 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 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通过正反两方面的结果, 阐明“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 的怀疑”的重要性;三、第 6段”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 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 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 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地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 起来”,先从反面说理,后从正面说理,阐明为什么“怀疑” K12学****教育
K12学****教育
K12学****教育
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四、第6段“古 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 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 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 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 就不会进步了”,先从正面概述事实,后据此事实从反面作
一推理,阐明“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 基本条件”。
.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导入新课。
教师:一个人从事学****总是希望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的。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并非所有的求学者其最终收效都 一样,其最后成果都相同,有的人收效好,成果大,而有的 人却收效差,成果小,彼此有差异,有的甚至差异很大,非 常悬殊。无论历史上,无论现实中,都存在这种情况。这是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