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 . -
高血压分级诊疗
一、我国高血压病的现状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综合征〞,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也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显示,2012 年我国18 %,省患病率与全国根本一致。
实施高血压分级诊疗的目的在于将高血压这一常见的慢性病防治重点放在基层,实行分级诊疗,让高血压患者得到科学规的管理。
二、高血压病的定义及分类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在绝大多数患者中,高血压的病因不明,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占总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在缺乏5%的患者中,血压升高是某些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本身有明确而独立的病因,称为继发性高血压。
三、高血压患者的筛查、诊断与评估
.. -
. . -
〔一〕高血压筛查
:建议成人至少每两年测血压一次。
:在日常诊疗过程中检测发现血压异常升高者,安康体检、单位医务室等偶然发现血压升高者。
:35岁首诊测血压;高血压易患人群:包括〔1〕血压高值〔收缩压130-139mmHg 和/或舒压85-89 mmHg〕;〔2〕超重〔BMI 24-〕或肥胖〔BMI≥28kg/ m〕,和/或腹型肥胖:腰围男≥90cm〔〕,女≥85cm〔〕;〔3〕高血压家族史〔一、二级亲属〕;〔4〕长期膳食高盐;〔5〕长期过量饮酒[每日饮白酒≥100ml〔2两〕;〔6〕年龄≥55岁。建议每半年测血压。
〔二〕高血压诊断与评估
1、高血压的诊断
目前国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采用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的标准。如下表1。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低于
.. -
. . -
140/90mmHg,也应诊断为高血压。基层医院可以进展高血压诊断,高血压的鉴别诊断需转至二级及以上医院。
2、血压水平分级
目前,仍以诊室血压作为高血压诊断的依据。有条件的应同时积极采用家庭血压或动态血压诊断高血压。家庭血压22≥135/85mmHg;动态血压白天≥135/85mmHg,或24h平均值≥130/80mmHg为高血压诊断的阈值。18岁以上成人的血压按不同水平定义和分级,如表1。表1 高血压诊断与分级〔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类别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高血压
1级高血压
2级高血压
3、按患者的心血管绝对危险水平分层
.. -
. . -
〔1〕影响预后的因素:影响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因素包括:心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