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苏 木 地 伟
彝 族 酒 歌
彝族,原称“夷族”,其名源于汉史记记载中的“西南夷”。根据彝文典籍《彝族源流》、《西南彝志》等历史巨著记载,自称为尼,古代汉语“尼”发音为夷,故汉文记载多称“夷族”。1956年,在破除旧社会的民族歧视称期间,彝族派代表进京会见毛主席,毛主席了解情况和听取意见后给出建议,由于“夷族”之称带有贬义,便将“夷”改为“彝”,意为房子,下面有“米”有“丝”、有吃有穿,象征兴旺发达,故把“夷族”改为“彝族”。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中国西南部的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其余散居于中国其他省份及中的有871万4393人,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还有近百万。
彝族支系族群繁多,有诺苏、聂苏、纳苏、乃苏、聂租、罗婺、阿西泼、撒尼等、尼颇自称,但并非皆为民族意义上的自称,如罗婺、撒尼、阿哲是部系名称,诺苏、聂苏、纳苏、乃苏、聂租是方言/土语自称,在彝语语境中含义完全相同 。彝语属东亚语系中的藏缅语族。
彝族简介
彝族音乐
一、植根民间 二、独具个性
三、走出山地 四、传统与现代融合
彝族舞蹈
彝族服饰
彝族节日
火把节: 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晚上
彝族年:农历十月 为期三天
赛装节 插花节……
彝族美食
酒 歌
是中国民歌体裁风俗歌的一种。流传于全国各民族中,演唱于传统节庆、婚丧、祭祀等礼仪活动的宴饮时刻。故亦称“酒礼歌”、“酒曲”等。酒歌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实用性,通过互唱酒歌来交流感情和增进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