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弱电施工操作规程.doc

格式:doc   大小:227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弱电施工操作规程.doc

上传人:zhaojz4822 2021/10/9 文件大小:2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弱电施工操作规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部分 电气线缆敷设操作规程
一、 一般规定
1. 电缆(线)敷设前,应做外观及导通检查,并用直流 500V 兆欧表测量绝缘
电阻,其电阻值不应小于 5MQ;当有特殊规定时,应符合其规定。
2. 对所有电缆进行分类编号,并在图纸上作好记录。
3. 线路应按最短途径集中敷设,横平竖直、整齐美观、不宜交叉。
4. 线路不应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有腐蚀性介质排放、潮湿以及有强磁场和强
静电场干扰的区域。必要时应采取保护或屏蔽措施。
5. 线路不应敷设在影响操作,妨碍设备检修、运输和人行的位置。
当线路周围环境温度超过 65C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处在有可能引起火灾的 火源场所时,应加防火措施。
7.
线路不宜平行敷设在高温工艺设备、
管道的上方和具有腐蚀性液体介质的工
艺设备、管
道的下方。
8.
线路与绝热的工艺设备、管道绝热层表面之间的距离应大于
200mm,与其他 工艺设备、管
道表面之间的距离应大于 150mm。
架空敷设的线路从户外进入室内时,应有防水措施。
线路的终端接线处以及经过建筑物的伸缩缝和沉降缝处,应留有适当的余量。
11.
线路不应有中间接头,当无法避免时,应在分线箱或接线盒内接线,接
头宜采用压接;当
采用焊接时应用无腐蚀性焊药。补偿导线宜采用压接。同
轴电缆及高频电缆应采用专用接
头。
12.
敷设线路时,不宜在混凝土梁、柱上凿安装孔。
13. 线路敷设完毕,应进行校线及编号,并按第 1 条的规定,测量电阻。
14. 测量线路绝缘时,必须将已连接上的设备及元件断开。
15. 在线路的终端处和地下人井处,应加标志牌,其上的字迹应清晰、不易 脱落。
二、 支架安装
1. 自制支架时应将材料矫正、 平直。切口处不应有卷边和毛刺。 制作好的支架 应牢固、平正,
尺寸准确。
2. 安装支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金属结构上和混凝土构筑物的预埋件上,应采用焊接固定。
2) 在混凝土上,宜采用膨胀螺栓固定。
( 3) 在不允许焊接支架的工艺管道上,宜采用 U 形螺栓或卡子固定。
4) 在允许焊接支架的金属设备、管道上,可采用焊接固定。
5) 支架应固定牢固、 横平竖直、整齐美观。在同一直线上的支架间距应均匀。
( 6)支架安装在有坡度的电缆沟内或建筑物构架上时,其安装坡度应与设备或 构架的坡度相
同;安装在有弧度的设备或构架上时,其安装弧度应与设备或 构架上的弧度相同。
3.支架不应安装在具有较大振动、热源、腐蚀性液滴及排污沟道的位置;也不 宜安装在具有
高温、高压、腐蚀性及易燃易爆等介质的工艺设备、管道以及 能移动的构筑物上。
4?水平安装的线槽及保护管用的金属支架间距宜为 2m, 在拐弯处、终端处及其
他需要的位置可适当减小间距;垂直安装时可适当增大间距。
三、线槽敷设
1. 自制或外购的线槽应平整,内部光洁、无毛刺,加工尺寸准确。
2. 线槽采用焊接连接时应牢固,不应有显著变形。
3. 线槽采用螺栓连接时,宜用平滑的半圆头螺栓,螺母应在线槽的外侧,固定 应牢固。
4. 线槽的安装应横平竖直,排列整齐,其上部与顶棚(或楼板)之间应留有便 于操作的空
间。垂直排列的线槽拐弯时,其弯曲弧度应一致。
5. 槽与槽之间、槽与仪表盘(箱)之间、槽与盖之间的连接处,应对合严密。
6. 线槽安装在工艺管架上时,宜在工艺管道的侧面或上方。 注:对于高温管道,不应在其
上方。
7?线槽拐直角弯时,其最小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槽内最粗电缆外径的
10 倍。
8. 当直接有线槽内引出电缆时,应用机械加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