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课堂,用灵魂塑造灵魂 5月19日,在张校长和香枝主任的带领下,我们一行 12人参加了在荥阳市青少年宫举办的第二期郑州教育博客沙龙活动。这次的主题是“课堂,用灵魂塑造灵魂”。活动开始先是两节课例片段的展示。一节是荥阳 52 中的苗苗老师讲的《端午的鸭蛋》,这节课老师用怎样吃鸭蛋的视频导入,贴近生活,很快的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之中,整节课在学案的引导下完成教学内容,通过课堂让孩子提高了对生活的认识,对语文的认识。另一节是荥阳市一小的常青梅老师讲的《解决问题》。这节课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极为突出,个个回答问题都很积极,学生是跟着老师的启发而思考的,学生在课堂上思维异常活跃。期间,荥阳市教体局局长张双利找了 4名同学每个人手里分一盘樱桃,数目不一样,让他们数一下一共有几个樱桃,通过计算樱桃这样一个小活动教育学生学会合作,学会解决问题。最后还送给学生们了一首钢琴曲,我们的冯晓丽老师猜出了钢琴曲的名字是《童年》得到了奖品樱桃一盘。这两节课执教老师分别用自己特有的理解和理念阐释了什么叫做有灵魂的教育。语文课渗透着人文精神,数学课新颖有趣, 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然而然的学会解决问题。接下来的活动是辩论赛,根据不同的观点,博友分成两个方阵,每个方阵选推出四名辩手,正方的观点是“导学案的利大于弊”反方的观点是“导学案弊大于利”。辩论双方坚守自己的观点,思维敏捷,言语犀利,滔滔不绝,或引用据典作为论据,或引用教学实例以图压倒对方,辩论激烈异常,正方辩友现场拉来学生展示自己的论据,我们的竹林清韵一针见血的驳倒对方辩友的观点,赢来现场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获得奖品樱桃一盘。此次辩论,真是“百家争鸣”。有人把导学案比喻为高效课堂上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导航仪)、“指南针”、“方向盘”。有人认为导学案的理念太好,但难以操作;理念太高,但很难实现。有人说有了导学案,学生变得爱学习了。有人说用导学案上课,学生课上热闹,课下糊涂,学习退步了。有人说导学案让学生思想活跃,能力增强。有人说导学案限定了学习方法,禁锢了学生的思维。……纷纷扰扰导学案,谁能借我们一双慧眼,把它看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呢? 导学案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对我们的新课改是一个大胆尝试。所有新事物的产生刚开始的时候总会有不平的声音,但是只有争论才能找出问题, 不断地改进,尝试需要交流,探索需要总结。交流利于改进,总结才能深入。辩论赛结束后是嘉宾点评,他们举重若轻,用自己特有的言语娓娓道来,导学案何去何从,通过如火如荼的辩论,大家心中肯定已有定论。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周文胜点评:“导学案关注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我们不能因为导学案解决了问题就认为它没有问题,我们也不要因为导学案存在有问题就认为它完全有问题,要学会反思性实践。”市教研室教研员卢臻点评:“课堂的灵魂是学生,学生的灵魂是思考,能让学生思考的灵魂是教师的智慧,教师智慧的灵魂是教师的思考。”领导们的总结很朴实,也很厚重,顺着他们的思路, 我们可以走得更远。整个沙龙活动中,以荥阳市教体局局长张双利的机智幽默的主持贯穿始终, 张局长以渊博的学识,妙语连珠的口才,信手拈来的皆成妙喻,特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