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统计包括三方面的涵义:统计活动、统计资料、统计学; 2 、统计活动: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采用适宜的科学方法搜集、处理统计资料的一系列调查研究过程。 3 、统计资料:即统计信息,它集中、全面、综合地反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象和过程 4 、统计学:即统计理论,是一门独立的方法论科学,它根据自己的研究对象, 系统的阐述统计理论的方法 5 、统计总体: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单位构成的整体。 6 、总体单位:是指构成总体的个体单位,它是总体的基本单位。(又称个体) 7 、同质性: 指总体各单位在某一标志上的共同性 8 、变异性: 指总体所有单位至少有一个以上的可变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9 、大量性: 指统计总体中的单位应有足够的数量,如果总体单位应有足够的数量,如果总体单位数量很少,就难以揭示总体的规律性 10、标志: 是指统计总体中各单位所具同具有的属性和特征 11 、品质标志: 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用文字表示 12 、数量标志:数量方面的特征 13 、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 14 、变异:统计中的标志和指标都是可变的 15、变量:可以取不同值得量,在社会经济统计学中,各种数量标志和全部统计指标都是变量 16、连续变量:数值是连续不断的,相邻两值之间可作无限分割,即可去无限数值 17 、离散变量:数值都是以整数位断开的,其数值要用计算的方法取得 18、确定性变量:变量值的变动受制于某种决定性因素,致使其沿着一定的方向变动 19、随机变量:影响变量值变动的因素有很多,作用不同,因而变量值变动无确定方向 20、统计法: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调整参与统计活动的各方面——统计主体、客体、宿体在统计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1、统计设计:对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涉及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通盘考虑和适当安排 22、统计指标体系:将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特征的一系列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有机结合所组成的整体; 23 、指标名称: 指标质的规定,它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范畴 24 、指标数值: 根据指标的内容所计算出来的具体数值 25、数量指标:反映总体总规模、总水平或总工作量的统计指标,又称总量指标 26 、质量指标: 反映总体内部数量关系、单位一般水平、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 27、描述指标:对总体及其组成部分的规模水平和数量关系进行客观描述的统计指标 28 、评价指标: 反映社会经济总体的结构、比例、速度以及利用状况和效益、效果的统计指标 29 、监测指标: 对社会经济总体运行进行跟踪监测,看其是否偏离既定目标,是否保持平衡的统计指标 30 、预警指标: 可以对总体运行中出现的偏离进行及时的调控 31、统计调查:是按照统计的任务和调查的目的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或者收集被研究对象的各个标志值的过程。 32 、统计报表: 是按国家统一规定的表式,统一的指标项目、统一的报送时间, 自下而上逐级定期提供基本统计资料的调查方式方法 33 、专门调查: 是为了解与研究某社会情况而专门进行的调查 34 、全面调查: 对调查对象中包括的全部单位无一例外的进行调查登记 35 、非全面调查: 对调查对象中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 36 、经常性调查: 随着被研究现象的变化连续不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