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高中文言文怎么学.ppt

格式:ppt   大小:755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文言文怎么学.ppt

上传人:薄荷牛奶 2021/10/10 文件大小:7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文言文怎么学.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中文言文怎么学
第一页,共19页
文言基础知识总汇
一、文言实词与虚词
二、常见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第二页,共19页
文言实词
定义:在文言文中,实词是指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语。常见的文言实词的考查范围,包括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偏义复词和词类活用。其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字和词类活用是重中之重,考生需要重点掌握。
范围: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
第三页,共19页
实词:
一、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是文言文学****中最普遍也最重要的一项,掌握一词多义是于都文言文的重要基础。一般情况下,文言文的一个词往往有多个含义,这些意义一般由其本义和引申义构成。词的本义就像树的主干,而词的引申义就是从主干上延伸的枝丫。所以,一般而言,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有着或近或远、或隐或显的关系。

举例:故:原因,缘故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孟子>二章》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旧的知识)《<论语>十则》   ③广故数言欲亡(故意)《陈涉世家》   ④公问其故(原因,缘故)《曹刿论战》   
⑤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原样)《狼》     
⑥桓侯故使人问之(特意)《扁鹊见蔡桓公》
第四页,共19页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
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次、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固、顾、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第五页,共19页
实词:
二、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本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知识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
例子:
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说”通“悦”,高兴愉快
对镜帖花黄。 “帖”(tiē) 通“贴”
第六页,共19页
实词:
三、古今异义字
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
古今异义字主要有一下几种现象:
(一)、词义扩大
如“江”“河”,在古代仅指“长江”、“黄河”,在现代汉语中则泛指一切河流。
(二)、词义缩小
如“臭”,在古代汉语中泛指一切气味,不分好坏,而在现代汉语中则仅指不好的气味。
(三)、词义转移
第七页,共19页
实词:
如“涕”在古代指“眼泪”,在现代汉语中则转移为“鼻涕”的意思了。
(四)、词义弱化
如在古代汉语中,“疾”和“病”是有区别的。小病为“疾”,大病才为“病”;但在现代汉语中二者的意思相差无几。
(五)、词义强化
如“恨”,在古代史“遗憾、不满”,现在则强化为“仇恨、怀恨”。
(六)、感情色彩变化
如 “爪牙”一词在古代表示得力助手,是褒义词;但在现代汉语中则表示是坏人的帮凶,是贬义词。
(七)、名称说法的改变
“目”换成“眼睛”,“寡”换成“少”。“吾”换成“我”
第八页,共19页
实词:
四、偏义复词
定义:文言文中一类由意义相对、相反或相近、相关语素构成的双音字,其中只有一个语素代表这个双音字的词义,而另一个语素起陪衬作用,这类词就叫偏义复词。偏义复词按照词的构成关系来分,主要有两种构成方式:
(一)、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反
如“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中的“饥穰”只有“饥”的意思:“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中的“出入”之有“入”意思。
(二)、两个语素相近或相关
如“今有一人入园圃”中的“园圃”本来是近义词,分别是种树和种菜的地方,此处只取“园”之意。
第九页,共19页
实词:
五、词类活用
定义:词类活用,就是一个词本来具有一定的语法功能和作用,是属于某一词类的,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其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他词类。概括起来,词类的活用主要有名词做状语、名词做动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或动词用做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为动用法等。
第十页,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