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等教育学课件
第一页,共64页
题 记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近代学者 王国维
第二页,共64页
第一章 学习与研究高等教育理论的意义和方法
学习要点:
*教育科学的对象和性质、高等教育学科与教育科学的关系、学习与研究高等教育理论的意义、*本书的基本结构与学习方法。
学习提示:
1、教育科学为什么是一门独立的科学 P1(选择题)
2、高等教育学科与教育科学的关系 P3
3、本书的基本结构 P7-P8(问答题)
本章考点:
教育科学的对象与性质
学习与研究教育理论的意义(注意理论联系实践)
第三页,共64页
题 记
我们的教育模式在与时俱进,由放牧式到圈养式到镣铐式。
——作者自题
第四页,共64页
*第二章 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学习要点:
教育的本质特征、高等教育的性质、高等教育的任务
学习提示:
了解基本概念:
例如:教育的质与教育本质、教育现象与教育本质、高等教育的性质。
可能出现的选择题:
《大学》 P14,大学服务社会的起源 P23,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P24-25
第五页,共64页
本章考点:
高等教育的性质 P15-20
高等教育的性质是指高等教育在与其他类型的教育进行比较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性。它既反映出教育的本质特点和一般特性,又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其性质表现为高等教育的高级性、专业性、学术性、公益性和主体性。
教育的本质 P12-15
教育:促进、提升个体和人类素质的活动
教育:通过文化传承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
教育:通过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和人类的发展
第六页,共64页
题 记
大学理念:
以生为本 以法治校
以爱为基 以变应变
以学为尊 以和为贵
——作者自题
第七页,共64页
第三章 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
学习要点:
中外古代高等教育;*近代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建国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学习提示:
1、了解我国的书院制度及其发展 P28
2、了解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和发展及其著名的中世纪大学
P31-32
3、最早创造教学与科研统一的大学P34
4、高等教育产业化的雏形P35-36
5、旧中国高等教育办学理念P41-42
6、解放后的第一次院系调整的成功与教训P43
7、98年以后的高校扩招
第八页,共64页
本章考点:
中世纪大学:随着经院哲学的兴起和城市的兴旺发达,12世纪中世纪大学应运而生,早期的中世纪大学具有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和宗教性等特点。中世纪大学传播的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校等办学理念,为后世欧洲近代大学的崛起准备了精神条件。
赠地学院:1862年,林肯总统签署了“莫雷尔法案”(Morrill Act),该法案规定,联邦政府按1860年分配的名额,各州凡有国会议员1人,联邦政府便拨给土地3万英亩或赠予相当的土地期票,用以建立农业和机械工艺学院,培养发展地方工农业所需的专门人才。这就是美国历史是称之为“赠地学院”的来源。赠地学院后来多半发展为州立大学,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为美国的经济腾飞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九页,共64页
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什么能后来居上:稳步发展本科教育,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和二年制专科教育,形成适应大众化教育所需要的多层次、多结构、多类型的庞大高等教育体系,以多规格人才满足社会和个人多样化需求;在高等教育的运营机制上充分利用市场法则,在行政管理上合理地划分了中央、地方和大学管理权限,在校内管理上较好地处理了社会参与和大学自治关系;社会和高校都有较强的危机意识,联邦政府在逐步认识到高等教育对保持本国霸主地位重要作用的基础上,逐步加大了介入高教事业的力度。
古代书院:略 P28
院系调整:略 P43
第十页,共64页